点此搜书

《道行般若经》“格义”研究
  • 作 者:唐嘉著
  • 出 版 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569922752
  • 标注页数:354 页
  • PDF页数:368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2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68 ≥35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序 1

前言 1

第一章佛教“格义”辨析 9

第一节 “格”义溯源 9

第二节佛教“格义”的确立 25

第二章 《道行般若经》历代异译要点比较 57

第一节重译经典与各本品目比较 57

第二节 《道行般若经》同经异译词辨析 122

第三章 《道行般若经》题解 165

第一节 “道”与“般若” 165

第二节以“道”之名——佛道相融之因缘 186

第四章 “格义”视域下释“怛萨阿竭阿罗诃三耶三佛”第一节历代异译“怛萨阿竭阿罗诃三耶三佛” 208

第二节异译原因探析 221

第五章 “格义”视域下“五阴”的发展 247

第一节 “五阴”的构成与特点 247

第二节 “五蕴”替代“五阴”的原因 262

第六章 “格义”视域下“本无”的发展 275

第一节 “本无”的意义生成和演变 275

第二节 “性空”对“本无”的融摄和超越 297

主要参考文献 347

一、专著与论文 347

二、论文 352

三、检索数据库 354

购买PDF格式(12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