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当前位置: 县域义务教育教师质量监控问题研究 > 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县域义务教育教师质量监控问题研究
  • 作 者:于海英著
  • 出 版 社: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502477561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8

立即购买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导论 1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1

一、教师质量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1

二、县域内义务教育教师质量缺乏有效监控 4

三、县域内义务教育教师质量需要监控 5

第二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思路 6

一、研究目标 6

二、研究思路 6

第三节 文献综述 7

一、县域义务教育教师研究 8

二、教师质量问题研究 11

三、已有成果的评价 19

第四节 核心概念界定 20

一、县域义务教育 20

二、教师质量与教师素质、教师能力 21

三、监控、质量监控、教师质量监控的内涵 25

第五节 研究方法 26

一、文献研究 26

二、实证研究 26

第六节 研究价值与创新之处 27

一、研究价值 27

二、创新之处 28

第一章 县域义务教育教师质量监控的理论框架 29

第一节 专业维度的县域义务教育教师质量监控 29

一、专业维度的监控主体条件 29

二、专业维度的监控内容 31

三、专业维度监控的权威性 33

四、专业维度的监控问题及其解决 33

第二节 利益维度的县域义务教育教师质量监控 35

一、利益维度的监控主体条件 35

二、利益维度的监控内容 36

三、利益维度的监控合理性与要求 38

第三节 过程维度的县域义务教育教师质量监控 40

一、过程维度的监控主体条件 40

二、过程维度的监控内容 42

三、过程维度的监控有效性及权变策略应用 43

第二章 县域义务教育教师质量监控体系的建构 45

第一节 县域义务教育教师质量多元主体监控 45

一、教师质量多元主体监控的多元性与专业性的价值冲突 46

二、教师质量多元主体监控的多元性与专业性的价值整合 48

第二节 县域义务教育教师质量监控指标体系 52

一、县域义务教育教师质量监控指标取向 53

二、县域义务教育教师质量指标确定的原则 55

三、县域义务教育教师质量监控指标的展开方式与表达效度 57

四、县域义务教育教师质量监控指标底线 61

五、县域义务教育教师质量监控指标体系建构 63

第三章 县域义务教育教师质量监控现状的个案分析 70

第一节 县域义务教育教师质量监控现状分析的研究对象特征 70

一、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 70

二、研究对象的教育特征 73

第二节 县域义务教育教师质量监控现状的描述分析 77

一、教师质量理解情况 77

二、教师质量监控主体情况 78

三、教师质量监控内容情况 80

四、教师质量监控方式情况 85

五、教师质量监控效果及反馈情况 87

六、对教师质量监控的再监控情况 89

七、本节小结 90

第三节 县域义务教育教师质量监控现状的特征分析 92

一、县域义务教育教师质量监控现状的差异分析 92

二、县域义务教育教师质量监控现状的相关分析 110

三、县域义务教育教师质量监控现状的回归分析 131

四、本节小结 141

第四章 县域义务教育教师质量监控的实施关键策略 147

第一节 建构县域义务教育教师质量监控目标 147

一、建构监控目标的意义 147

二、监控目标中关键质量要素的确定 148

三、监控目标达成的途径 148

第二节 探索县域义务教育教师质量多元主体监控的有效途径 150

一、确保多元主体具有监控教师质量的机会和能力 150

二、实现多元主体监控内容的侧重与整合 151

三、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监控与信息交流渠道 151

第三节 依据教育实践需要灵活选择教师质量监控指标 152

一、监控指标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152

二、数量需求背景下的教师质量指标的选择 153

三、质量需求背景下的教师质量指标的选择 154

四、个性化需求背景下的教师质量指标的选择 154

第四节 选择适合县域义务教育教师质量监控的主导方式 155

一、不同监控方式具有不同的监控优势和不足 155

二、适合县域义务教育教师质量监控的主导方式选择要求 157

第五节 形成基于县域义务教育教师质量提高的监控反馈路径 159

一、形成监控反馈路径的目的与价值 159

二、基于县域义务教育教师质量提高的监控反馈路径 159

三、监控反馈路径中信息的正确获取 160

第六节 加强对教师质量监控系统的再监控 161

一、为何提及对监控系统的再监控 161

二、对监控系统的再监控内容 162

三、建构对教师质量监控再监控机制 163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165

第一节 主要结论 165

一、县域义务教育教师质量应该实施多元主体监控 165

二、县域义务教育教师质量监控指标制定要关注稳定性和权变性 165

三、依据监控条件与要求灵活选择县域义务教育教师质量监控方式 166

四、县域义务教育教师质量监控必须建立畅通的反馈路径 166

五、县域义务教育教师质量监控需要再监控 166

第二节 研究展望 166

参考文献 168

附录 175

附录1 县域义务教育教师质量监控调查问卷 175

附录2 县域义务教育教师质量监控问卷编制双向细目表 181

购买PDF格式(8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