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王仲生,王向力著
- 出 版 社: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561397985
- 标注页数:428 页
- PDF页数:438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38 ≥428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文学那一根敏感的神经 1
一 火车,一声汽笛的长鸣 1
二 父亲,人生的第一位老师 5
三 一条河和一座原 9
四 “错过了一年,让你错过了二十年” 18
五 一根对文学敏感的神经 21
六 与军徽擦肩而过 25
七 寂寞长夜里的文学梦 27
第二章 “文化大革命”里的曲折行走 30
一 绝望中的“涅槃” 30
二 不该发生的,又难以避免的 33
第三章 第一次“精神剥离” 47
第四章 真正的文学创作的起点:“我并不高明” 61
第五章 1982年:单纯与复杂 84
第六章 从与农民共反思到与民族共反思 105
第七章 走向20世纪80年代后期 126
一 尝试“后现代” 126
二 历史与道德的错位 128
三 向历史的幽深处诘问 131
四 作家的艰难转型 140
第八章 第二次“精神剥离” 148
第九章 《白鹿原》创作的萌动与准备 162
一 创作实践是作家最好的老师 162
二 “文化热”的兴起与文化心理结构 165
三 遭遇卡朋铁尔 168
四 “炼狱”与救赎:动机之一 170
五 人文精神与子民作家:动机之二 171
六 陈忠实的艺术心理结构:动机之三 173
七 强烈的生命意识:动机之四 177
八 从“熟悉”进入“不熟悉” 184
第十章 《白鹿原》的沉静书写与顺利出版 188
第十一章 “民族秘史”的构筑(上):历史与革命 204
一 《白鹿原》的历史叙述 206
二 《白鹿原》的革命言说 231
第十二章 “民族秘史”的构筑(下):伦理、风俗、性和神秘文化 235
一 《白鹿原》的伦理生活 235
二 《白鹿原》的风俗世界 243
三 《白鹿原》的神秘文化 250
四 《白鹿原》的性描写 254
第十三章 《白鹿原》人物论 263
一 “革命”符号里的白灵和黑娃 263
二 白鹿精神与朱先生 283
三 小娥与鹿三 299
四 白嘉轩、鹿子霖及其他 306
第十四章 恢宏、凝重:《白鹿原》审美特征 327
一 《白鹿原》的审美特征 327
二 《白鹿原》的结构 346
三 《白鹿原》的叙述方式 350
四 关于语言问题 356
五 从追求到突破 362
第十五章 “巅峰”后的起伏峰峦 368
第十六章 真诚的行走笔记——散文、报告文学 380
第十七章 文学依然神圣——文学创作论与文学评论 391
参考资料 422
后记 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