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价值和积累理论
  • 作 者:孟捷
  • 出 版 社: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520118897
  • 标注页数:387 页
  • PDF页数:405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2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05 ≥387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1章 劳动价值论与资本主义经济中的非均衡和不确定性:对第二种社会必要劳动概念的再阐释 1

1 问题的提出:斯蒂德曼对劳动价值论的诘难 2

2 围绕两种市场价值概念的争论 9

2.1 两种市场价值概念与再生产均衡 9

2.2 鲁宾对市场价值第二种理论的批判 20

2.3 市场价值是隶属于均衡的概念吗 24

2.4 日本宇野学派对市场价值理论的研究 31

3 市场价值的决定与资本积累基本矛盾 34

3.1 一个基于再生产图式的分析框架 34

3.2 非均衡与市场价值的决定:理论及数理分析 42

3.3 价值决定中的主观因素 55

4 作为一种演化理论的劳动价值论 60

第2章 复杂劳动还原与产品的价值决定:理论和数理分析 64

1 复杂劳动还原的理论 66

1.1 抽象劳动、简单平均劳动和复杂劳动 66

1.2 马克思的设想及其疑难 69

1.3 希法亭的观点 73

1.4 对希法亭和鲁宾观点的综合 77

2 教育培训劳动与剩余价值率 82

3 部门间复杂劳动的还原 84

3.1 相关数理分析 84

3.2 MELT与部门间复杂劳动还原的经验研究 93

4 部门内复杂劳动的还原 95

5 尾论 97

第3章 技术创新与超额利润的来源:基于劳动价值论的各种解释 99

1 超额利润的来源:马克思的第一种理论 100

2 由第一种理论派生的问题 104

3 关于所谓“成正比” 110

4 两种不同理论的无意识邂逅 118

5 马克思对第二种理论的正式表达 121

6 由第二种理论派生的问题:超额利润的来源与两种市场价值理论 127

7 尾论 130

第4章 劳动生产率与单位时间创造的价值量成正比的理论:一个简史 133

1 成正比理论的源起:个别企业层面的成正比 134

2 成正比与成反比 143

3 成正比规律向其他层面的推广 147

4 作为成正比理论之“硬核”的五个命题 151

第5章 复杂劳动还原与马克思主义内生增长理论 152

1 问题的提出 152

2 复杂劳动还原的理论问题 154

3 复杂劳动还原和净产出价值量的增长:三个思想试验 159

4 复杂劳动、人力资本和利润率下降 169

5 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内生增长理论 174

6 尾论 177

附录证明 178

第6章 劳动与资本在价值创造中的正和关系研究 181

1 问题的提出 181

2 暗默知识论与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理论 186

3 干中学与复杂劳动还原 199

4 成正比理论与正和关系的形成条件 201

5 正和关系与劳动力价值的再定义 209

6 尾论 212

第7章 部门内企业的代谢竞争:一个演化马克思主义的解释 214

1 组织知识的专有性与部门内竞争 215

2 从部门内竞争的平面结构到部门内竞争的动态层级结构 218

3 部门内竞争的动态层级结构与价值规律的实现形式 225

4 代谢竞争与企业的竞争优势 233

5 尾论 242

附录1 价值实现公式的变形(一) 243

附录2 价值实现公式的变形(二) 244

第8章 劳动力价值再定义与剩余价值论的重构 246

1 劳动力商品化和工人阶级的再生产 247

1.1 劳动力商品化与无产阶级化 247

1.2 家庭劳动与剩余价值率 253

2 劳动力价值及工资的再定义 254

2.1 最低工资论与绝对贫困化理论 254

2.2 马克思对劳动力价值的定义及其循环论证 259

2.3 “新解释”与劳动力价值的再定义 264

2.4 莱博维奇的两个“必须”与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阶级斗争 271

3 不变的剩余价值率和工人阶级政治经济学 276

3.1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和不变的剩余价值率 276

3.2 两种剩余价值率概念 280

3.3 投资、不确定性与工人阶级政治经济学 284

4 尾论 290

第9章 从“新解释”到价值转形的一般理论 292

1 以“新解释”为中心的当代转形理论:一个批判的概述 293

1.1 “新解释”的基本思想:一个再评价 293

1.2 弗里的转形方案 298

1.3 伊藤诚论转形 301

1.4 “新解释”和“单一体系”学派 305

2 非均衡与第二种市场价值概念 310

3 价值转形的一般理论 317

4 尾论 323

附录 总产品与重复计算 324

第10章 非均衡和平均利润率的变动:一个一般分析框架 329

1 一般利润率下降与资本积累的基本矛盾 330

2 对置盐定理的重新表述 335

3 再生产失衡、产品实现率与平均利润率的变动 341

3.1 置盐定理与非均衡 341

3.2 产品实现率和平均利润率的变动 346

4 技术进步、实际工资和产品实现率对平均利润率变动的影响 353

4.1 平均利润率 354

4.2 平均利润率的变动 356

4.3 等利润率方程 357

4.4 等利润率曲线 358

4.5 等利润率曲面 364

5 尾论 366

参考文献 368

购买PDF格式(12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