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自然辨证法要点与案例
  • 作 者:马兆俐
  • 出 版 社: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568304276
  • 标注页数:256 页
  • PDF页数:265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65 ≥25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前言 1

绪论 1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教学提纲 1

(一)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 1

(二)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 2

(三)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 3

(四)自然辩证法与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 3

教学重点、热点和难点 4

教学案例评析 4

专题一:自然辩证法的历史来源 4

专题二:自然辩证法的发展 13

专题三:从自然辩证法到科学技术哲学 27

拓展阅读参考书目 35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36

教学目的与要求 36

教学提纲 36

(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 36

(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发展 45

教学重点、热点和难点 51

教学案例评析 52

专题一: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 52

专题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55

专题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60

专题四:系统自然观 70

专题五:生态自然观 80

拓展阅读参考书目 81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92

教学目的与要求 92

教学提纲 92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 92

(二)科学技术的本质与结构 95

(三)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及动力 98

教学重点、热点和难点 101

教学案例评析 101

专题一:科学的本质和科学认识 101

专题二: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动力 113

拓展阅读参考书目 134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135

教学目的与要求 135

教学提纲 135

(一)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思维方法 135

(二)科学技术研究的创新与批判思维方法 138

(三)科学技术研究的数学与系统思维方法 140

(四)科学技术活动的方法 143

教学重点、热点和难点 147

教学案例评析 147

专题一:科学问题和科学认识的形成 147

专题二:科学抽象和科学思维 163

专题三:科学理论的创立与评价检验 167

专题四:技术认识和技术方法 179

拓展阅读参考书目 190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 191

教学目的与要求 191

教学提纲 191

(一)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191

(二)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 195

(三)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 198

学重点、热点和难点 202

教学案例评析 202

专题一: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 202

专题二: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 209

专题三: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 220

拓展阅读参考书目 226

第五章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 227

教学目的与要求 227

教学提纲 227

(一)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思想 227

(二)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内容与特征 233

(三)创新型国家建设 236

教学重点、热点和难点 238

教学案例评析 239

专题:科学技术与中国现代化 239

拓展阅读参考书目 255

主要参考文献 256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