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教师语言修养的涵育pdf电子书下载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教师语言修养的涵育
  • 作 者:谭轶斌,王林著
  • 出 版 社: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68128179
  • 标注页数:161 页
  • PDF页数:173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8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73 ≥161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故事篇——色彩缤纷的教学语言 1

一、启人心智的开场 2

(一)“我梦见你们中有人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 2

(二)妙语话“文章” 3

(三)舍罕王赏麦与等比级数求和 3

(四)妙语化僵局 4

二、除疑解惑的阐释 5

(一)如“说书”般的演讲 5

(二)三教师释“破釜沉舟” 6

(三)充满诗意和想象的阐释 7

三、机智灵动的应变 8

(一)巧补“爱”字 8

(二)“美女蛇”和“美男蛇” 9

(三)漫画事件 9

(四)班会课上的演说 10

四、钩沉点睛的总结 12

(一)真情告白,诗意延伸 12

(二)激趣激情的结尾 12

五、润物无声的交流 13

(一)巧用扑克化尴尬 13

(二)巧借表扬化解矛盾 14

(三)用真挚的话语打动后进生 15

第二章 理论篇——生机盎然的语言理论 17

一、语言是人类交际的重要媒介 18

(一)语言和水一样不可或缺 18

(二)语言表达应服从交际目的 19

(三)语言是人类赖以立身处世的根本 20

二、语言与思维同存共进 21

(一)语言与思维密不可分 21

(二)语言使用与思维方式形成紧密相关 22

三、语言是人类文化与世界观的直接反映 23

(一)“语言与文化是一张皮” 23

(二)“语言是存在之家” 24

(三)“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 25

四、教师语言修养的提升是当务之急 26

(一)教学语言制约教学效率 26

(二)新时期教师的职业手段仍是语言 27

(三)教师语言修养的提升是推进新课改的保障之一 27

第三章 实践篇——用语言打动学生的心弦 29

一、教学语言的特征 30

(一)教育性 30

(二)科学性 31

(三)简洁性 33

(四)生动性 35

(五)情感性 38

二、教学语言的语体 40

(一)导入语 40

1.导入语的作用 40

2.导入语的设计 43

(二)讲授语 46

1.讲授语的作用 46

2.讲授语的设计 47

(三)提问语 50

1.提问语的作用 50

2.提问语的设计 51

(四)评价语 55

1.评价语的作用 55

2.评价语的设计 56

(五)结束语 58

1.结束语的作用 58

2.结束语的设计 59

三、教学语言的风格 62

(一)教学语言风格的形态 63

1.简洁与酣畅 63

2.朴实与华丽 65

3.直率与含蓄 66

4.庄重与诙谐 67

(二)教学语言风格的类型 69

1.质朴型 69

2.优美型 71

3.理趣型 72

4.华彩型 73

四、语言技巧 74

(一)语调 74

1.语调的类型 75

2.语调的运用 76

(二)重音 79

1.重音的类型 80

2.重音的运用 84

(三)停顿 85

1.停顿的类型 85

2.停顿的作用 87

(四)节奏 88

(五)语速 91

(六)音量 95

(七)语音 96

五、体态语言 97

(一)表情语言 99

(二)手势语言 102

(三)身姿语言 104

(四)距离语言 104

(五)服饰语言 106

六、教育用语 107

(一)教育用语的特点 107

1.针对性 108

2.诱导性 109

3.说理性 110

4.感染性 111

(二)教育用语的要求 112

1.言之有物 112

2.蕴藏激励 113

3.言之成理 114

4.言简意赅 115

5.言为心声 115

6.体现尊重 116

(三)常用教育用语 117

1.说服语 117

2.激励语 119

3.表扬语 120

4.批评语 122

七、教师其他工作语言 123

(一)家访谈话 123

(二)工作交谈 125

(三)会议发言 128

(四)专题演说 130

(五)主持活动 130

八、教师忌语与语言伦理 132

(一)教师忌语 132

1.挖苦式 133

2.记账式 134

3.威胁式 134

4.定论式 135

5.挑拨式 135

6.驱逐式 135

7.罢课式 136

8.居高式 136

9.粗话式 136

10.吹嘘式 137

(二)语言伦理 137

第四章 修炼篇——成功并不神秘 141

一、提高文化修养 142

(一)提高传统文化修养 144

(二)提高现代科学文化修养 147

(三)了解中外文化差异 149

二、提高思维品质 151

(一)提高思维的条理性 153

(二)提高思维的开阔性 154

(三)提高思维的敏捷性 156

三、提高心理素质 157

(一)克服心理障碍 157

(二)训练心理素质 159

1.生理法 160

2.照镜法 160

3.话题法 160

4.藐视法 160

5.比较法 161

购买PDF格式(8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