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讯问与供述  经典与现代视角的解读
  • 作 者:殷明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509391648
  • 标注页数:205 页
  • PDF页数:220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20 ≥205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经典理论视角下的讯问事件 1

第一节 博弈理论对讯问的解读 1

一、博弈理论 1

二、讯问中的经典博弈理论 4

三、进化博弈理论对讯问格局的变革 9

四、博弈论对讯问工作的启示 13

第二节 信息交换理论与讯问 19

一、第一信号系统与第二信号系统之间的转换 19

二、第三信号系统的产生 24

三、大数据应用下的讯问工作 28

第二章 有效的讯问与供述——现代理论的解读 35

第一节 有效讯问的理论渊源 35

一、身体与环境——具身化的个体认知 36

二、操控的本质——利用进化心理的本能 39

第二节 有效讯问的环境操控 45

一、空间物理环境的操控 46

二、身体生理环境的操控 54

三、NLP:神经语言模式的应用——特定犯罪群体的操控 63

第三节 有效供述的基础——态度转变 68

一、关于态度转变的理论基础之一:认知平衡理论(Cognitive Balance Theory) 69

二、关于态度转变的理论基础之二:认知和谐理论(Cognitive Consistency Theory) 78

三、关于态度转变的理论基础之三:认知失调理论(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 83

第四节 有效供述的最终实现——情绪调节 92

一、情绪调节的概念与理论 92

二、审讯双方的情绪调节 99

第五节 犯罪嫌疑人供述的理论模型简介 102

一、里德供述模型 103

二、供述决策模型 103

三、供述的精神分析模型 104

四、供述的相互作用模型 104

五、供述的认知行为模式 105

六、犯罪嫌疑人供述的实证研究 105

第三章 供述偏差行为——谎言 107

第一节 什么是谎言,人们为什么要欺骗 107

一、什么是谎言 107

二、人们为什么要欺骗 111

第二节 发现和识别谎言的传统方法——刑讯逼供 120

第三节 发现和识别谎言的生物技术路线——测谎 131

一、什么是测谎技术 133

二、测谎技术的历史发展 134

三、测谎技术的基本原理 141

第四节 发现和识别谎言的新趋势——微表情 148

一、问题的呈现:审讯工作与谎言识别 148

二、问题的解决:谎言识别与微表情 150

三、解决的尝试:生态化微表情训练的实验 155

四、研究的发展:生态化微表情训练的应用与推广 161

第五节 发现和识别谎言的其他手段 162

一、陈述有效性评价(Statement Validity Assessment) 162

二、认知负荷下的预设式讯问 172

第六节 撒谎还是供述——预期理论对被讯问对象抉择过程的分析与控制 183

一、预期理论(prospect theory) 183

二、如何利用期望理论面对被讯问对象的撒谎或供述 194

跋 204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