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熊贵彬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508758527
- 标注页数:324 页
- PDF页数:338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38 ≥32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研究概述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2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3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4
第二章 矫正对象数据描述性统计 11
一、矫正对象基本信息 11
二、矫正对象周围环境状况 28
三、社区矫正参与情况 40
四、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情况 58
五、社区矫正效果 71
六、个人当前需求和未来展望 77
第三章 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描述性统计 88
一、工作人员基本信息 88
二、社区矫正工作情况 99
三、社区矫正工作关系和工作方法 125
四、社会工作与社区矫正的关系 150
五、社区矫正帮教情况 159
六、社会参与和协作情况 183
第四章 劳教制度废止对北京社区矫正工作的影响分析 192
一、后劳教时代社区矫正的相关文献研究 192
二、社区矫正一线的不同声音及研究方法 194
三、劳教废止对北京社区矫正影响的假设检验 195
四、影响因素的相关及回归分析 198
五、社区矫正和劳教的比较分析 202
六、社区矫正对象的看法 206
七、小结与讨论 209
八、相关建议 210
第五章 北京社区矫正对象重新犯罪影响因素及社会工作回应策略 213
一、社区矫正三原则:风险、需求和回应性 213
二、社区矫正期间重新犯事回归分析 215
三、将来再犯的自我预期回归分析 221
四、易致重新犯罪因素综合分析 228
五、司法社会工作的回应策略 230
第六章 阳光中途之家+初始教育中心:后劳教时代“北京模式”新实践特征 234
一、阳光中途之家的工作内容 235
二、集中培训效果 238
三、阳光中途之家实践特征 239
四、阳光中途之家的相关讨论 242
五、北京社区服刑人员教育中心:朝阳区阳光中途之家经验的扩散 244
第七章 社区矫正“集中教育”实地研究——基于北京市D区调查 255
一、社区矫正集中教育研究概述 255
二、北京市D区社区矫正集中教育概况 267
三、社区矫正集中教育的成效与特点 276
四、存在的问题 279
第八章 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介入北京社区矫正现状分析 285
一、社会工作事务所参与北京社区矫正现状 285
二、社工事务所难以持续开展社区矫正服务原因探究 290
三、成功的案例:大兴区博恒司法社工事务所 296
第九章 相关结论、建议与路径选择 304
一、劳教制度废止对北京社区矫正工作的影响 304
二、北京社区矫正对象重新犯罪影响因素及社会工作回应策略 306
三、“北京模式”新实践特征:阳光中途之家+初始教育中心 308
四、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介入北京社区矫正现状及经验 311
五、路径选择:社会工作融人社区矫正“北京模式” 312
附录 318
北京市社区矫正访谈提纲 318
后记 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