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蒙太奇旋涡中的解离  联聚  整体性
  • 作 者:张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520319966
  • 标注页数:276 页
  • PDF页数:296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96 ≥27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导言 1

第一节 研究课题与问题的提出 1

第二节 研究现状 8

第三节 假说与旨趣 19

第四节 方法论和结构 23

第五节 “蒙太奇”概念消歧 29

第一部分 哲学比较和语言理论比较 39

第二章 本体论比较 39

第一节 “整体性”的概念历史 39

第二节 德布林和庄子的整体观相似性类比 44

一 合道的“返”与“循环”的神话思维 44

二 德布林的整体观和庄子的“混沌”=Chaos? 50

三 整体性向往=复古式的“宗教怀旧”情结? 56

第三章 主体性批判 66

第一节 “明”与“真实思维”作为通往自我和世界之完整性的桥梁 66

第二节 被绝对化了的近代主体 71

第三节 解体中的现代自我 74

一 主体概念的幻相与“庄周梦蝶” 74

二 德布林的一元论等价思维与庄子的“齐物论” 79

三 德布林的“去个人化”与庄子的“吾丧我” 84

第四节 自我重建与整体性再造 88

一 德布林辩证的人之图景与庄子介乎有我和无我之间的中间立场 88

二 “心斋”为蒙太奇小说中跨主体的客观性和源自他性的主体性奠定前提 92

第四章 语言理论比较 102

第一节 对“世纪末语言危机”的认识 103

一 尼采 105

二 恩斯特·马赫和弗里茨·毛特纳 107

三 胡戈·冯·霍夫曼斯塔尔 109

第二节 庄子的“卮言”言说原则 111

一 卮言作为语言观的提出 111

二 卮言的本质特征和命名由来 115

第三节 德布林的语言理解与庄子的语言观的相似性 120

第二部分 文学比较 129

第五章 《柏林,亚历山大广场》中的蒙太奇分类概述 129

第六章 象言型蒙太奇 132

第一节 理论基础 132

一 “象言”及其他概念解释 132

二 “象言”和德布林“事实幻想”之间的比较 133

第二节 从微观视角观察象言型蒙太奇 136

一 外像 136

二 内像 143

三 外像与内像的结合 144

第三节 象言型蒙太奇总论 151

一 关于德布林世界图景的两种相反的解释 151

二 比较庄子的“象罔”思想和德布林的“共鸣”理论 156

第七章 寓言型蒙太奇 161

第一节 理论基础 161

一 “寓言”概念解释 161

二 《柏》寓言型蒙太奇运用的出发点和目的 164

第二节 寓言型蒙太奇的次范畴再分类 168

一 来自现实世界的寓言型蒙太奇 169

二 来自超现实世界的寓言型蒙太奇 178

第三节 寓言型蒙太奇总论 192

一 寓言型蒙太奇的功能 192

二 两张隐射寓言网 194

三 固化自我的消解 195

第八章 重言型蒙太奇 198

第一节 重言型蒙太奇次范畴再分类 199

一 文学—神话性质的重言型蒙太奇 199

二 技术—科学类型的重言蒙太奇 204

三 来自大都市的重言蒙太奇 205

第二节 庄子与德布林之互文性诗学的比较 208

一 概念解释:庄子的“重言”和德布林的“材料连续性” 208

二 互文性意图和语言思考之间的关系 212

第三节 德布林和庄子的重言型蒙太奇应用形式之间的相似点 214

一 重言型蒙太奇的插入方式和效果 214

二 其他文本的改写与新释 218

第九章 结论 224

缩写标注 233

附录 236

A 《庄子·第二章·齐物论·“天籁”》 236

B 《庄子·第二十七章·寓言·“三言”》 236

C 《庄子·第一章·逍遥游·“鲲鹏变化”》 237

参考文献 239

索引 263

后记 275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