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赵荫棠著
- 出 版 社:北京:商务印书馆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100151801
- 标注页数:381 页
- PDF页数:395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95 ≥381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新序 1
绪论 16
第一编 等韵之酝酿 19
一 悉昙之输入 19
二 梵文与反切 21
三 宫商与四声五音 26
四 韵、转、摄、唱 31
五 等韵前之轻重、清浊与内外 34
六 等韵前之反切图 37
七 字母与等及门法之发端 47
附录一 啸歌之兴替与音理的解释 51
附录二 守温韵学残卷后记 57
第二编 等韵之成立 66
一 等韵之背景 66
二 等韵之规模 69
三 两宋等韵之派别 72
四 南派等韵 74
五 北派等韵 89
六 南北混合之《切韵指掌图》 107
附录 《切韵指掌图》撰述年代考 109
第三编 等韵之改革 124
一 改革前之过渡物 124
二 元明派等韵之背景 135
三 门法之繁化与旧等韵之没落 140
四 明人废除门法之言论 147
五 明清等韵之存浊系统 155
(一)章黼《韵学集成》之辨七音 155
(二)王应电《声韵会通》之二十八声 159
(三)无名氏《字学集要》之二十七声 163
(四)濮阳涞之削总母而存助纽 165
(五)袁子让之辨四等 167
(六)叶秉敬之实行揭明二等 172
(七)韵法横直图之变等为呼 179
(八)陈盖谟之步随横直图 184
(九)释宗常经纬图之开发收闭卽开齐合撮 187
(十)《音声纪元》之以声韵附会音乐及气数 189
(十一)熊士伯《等切元声》之以等韵析中原韵 195
(十二)潘耒《类音》之调整四呼 198
(十三)汪烜《诗韵析》之图绘发音部位 205
(十四)是奎《太古元音》之内外钤摄 207
(十五)《音切谱》之区分反与切 211
(十六)《韵法传真五美图》之依仿《明显四声图》 216
(十七)劳乃宣《等韵一得》之“戛”“透”“轹”“捺” 217
(十八)结束 225
六 明清等韵之北音系统 226
(一)兰茂《韵略易通》 227
(二)李登《书文音义便考私编》 229
(三)徐孝《重订司马温公等韵图经》 232
(四)乔中和《元韵谱》 237
(五)萧云从《韵通》 240
(六)方以智《切韵声原》 241
(七)桑绍良《文韵考衷六声会编》 244
(八)樊腾凤《五方元音》 245
(九)赵绍箕《拙菴韵悟》 246
(十)马自援《等音》 249
(十一)林本裕《声位》 251
(十二)阿摩利谛《三教经书文字根本》 256
(十三)都四德《黄钟通韵》 257
(十四)龙为霖《本韵一得》 259
(十五)李氏《音鉴》 262
(十六)许氏《说音》 265
(十七)徐鉴《音泭》 266
(十八)周赟《山门新语》 267
(十九)胡垣《古今中外音韵通例》 269
(二十)华长忠《韵籁》 272
(二十一)结束 277
附录 《康熙字典·字母切韵要法》考证 279
第四编 等韵之批评及研究 317
一 旧声韵学家对于等韵之批评 317
(一)江永 317
(二)戴震 324
(三)钱大昕 327
(四)江有诰 328
(五)邹汉勋 329
(六)陈澧 331
(七)章炳麟 334
(八)黄侃 335
二 新声韵学家对于等韵之研究 338
(甲)声值 339
(乙)韵值 341
(丙)四等之观念 346
(丁)内外 350
(戊)轻重 354
三 结束 356
附录一 钱玄同《广韵》之韵类及其假定的读音 357
附录二 关于我自己所作的声韵学史料单篇论文 361
校后志 365
赵荫棠先生学术年表&耿振生 366
《等韵源流》述要&耿振生 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