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赵苗著
- 出 版 社:郑州:大象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534796548
- 标注页数:236 页
- PDF页数:265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65 ≥23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论 1
第一章 中国文学史在日本的缘起 11
第一节 概述 12
第二节 “文学”观念的演进与中国文学史书写 19
第三节 明治时期中国文学史的核心理念 40
第二章 日本社会语境下的中国文学史书写 49
第一节 明治社会与中国文学史书写 50
第二节 日本近代大学学科的设置与中国文学史 56
第三章 明治时期出版的中国文学史 65
第一节 末松谦澄:追溯先秦文化之源 66
第二节 儿岛献吉郎:上下求索的学问家 73
第三节 古城贞吉:中国文学史第一人 105
第四节 笹川种郎:中国俗文学研究的先驱 125
第五节 久保天随:个性与才气兼具的文学史家 143
第六节 盐谷温:近代中国俗文学研究的集大成者 151
第七节 两部中国文学断代史 167
第四章 泰纳的文学理论与中国文学史书写 173
第一节 泰纳的文学理论东渐日本 174
第二节 泰纳的“三因素”学说 175
第三节 泰纳的文学理论与明治时期的中国文学史 178
第五章 明治时期中国文学史观的建构 183
第六章 明治时期中国文学史的分期研究 203
第七章 中国文学史的姊妹篇:日本汉文学史 213
余论 221
参考及征引书目 226
日语部分 226
中文部分 230
后记 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