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张新民,赵靖舟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7030522368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8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第一章 绪论 1
一、煤层气资源 1
二、煤层气资源评价 3
三、世界煤层气资源分布概况 3
第二章 中国煤层气资源量预测概况 9
一、我国历次煤层气资源量预测成果 9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三、中国煤层气资源的潜在领域 12
第三章 煤层气技术可采资源评价方法体系 16
一、关于煤层气资源可采性的定量评价 16
二、煤层气技术可采资源评价方法体系的建立 20
三、煤层气资源量分类系统 22
四、中国煤层气富集单元划分 24
五、煤层气技术可采资源量预测方法 29
六、煤层气藏数值模拟技术 35
七、重要参数确定方法 39
第四章 中国褐煤分布区煤层气资源量预测 56
一、预测范围的厘定 56
二、煤炭资源量的确定 58
三、煤层气含量的确定 58
四、预测结果 60
第五章 典型盆地煤层气可采资源量预测 61
一、沁水盆地煤层气技术可采资源量预测 61
二、鄂尔多斯盆地煤层气技术可采资源量预测 79
三、海拉尔盆地群煤层气技术可采资源量预测 101
第六章 中国煤层气技术可采资源量计算 115
一、计算范围的界定及计算单元的划分 115
二、计算方法 121
三、关于煤层气原地资源量的基础数据 121
四、类比法确定的煤层气采收率 127
五、厚度损失和面积损失的确定 127
六、技术可采资源量计算 130
第七章 中国煤层气技术可采资源量分布 132
一、时间分布 132
二、空间分布 133
三、各类煤层气藏 135
四、中国煤层气技术可采资源分布图 136
第八章 中国煤层气资源开发方向及有利区评价 138
一、中国煤层气资源勘探开发方向 138
二、煤层气开发有利区评价指标 139
三、沁水盆地煤层气开发有利区评价 145
四、鄂尔多斯盆地煤层气开发有利区评价 149
五、吐哈盆地煤层气开发有利区评价 153
结束语 160
参考文献 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