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侗族建筑遗产保护与发展研究
  • 作 者:蔡凌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030587039
  • 标注页数:163 页
  • PDF页数:194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8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94 ≥163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论 1

第一章 侗族乡土聚落 8

1.1 聚居的地理环境类型 8

1.1.1 山麓河岸型 9

1.1.2 平坝田园型 9

1.1.3 山地型 10

1.2 聚落的社会文化类型 11

1.2.1 团聚型 13

1.2.2 均质型 18

第二章 侗族乡土建筑 20

2.1 住宅 20

2.1.1 干栏式住宅 20

2.1.2 地面式住宅 24

2.2 鼓楼 28

2.2.1 抬梁、穿斗混合式鼓楼 28

2.2.2 穿斗式鼓楼 31

2.3 风雨桥 37

2.4 寨门 41

2.4.1 屋宇式寨门 41

2.4.2 “连阙”式寨门 43

2.4.3 牌楼式寨门 46

2.5 其他类型建筑 47

2.5.1 萨坛 47

2.5.2 戏台、禾仓(禾晾) 49

2.6 鼓楼、寨门中的“斗栱” 51

2.6.1 三分件斗栱 51

2.6.2 两分件斗栱 54

2.6.3 斗栱特例 55

第三章 侗族建筑遗产分布特征 58

3.1 三种聚居模式 58

3.2 南部侗族聚居区的三个典型区域 61

3.2.1 公共建筑类型分布 62

3.2.2 鼓楼建构技术分布 64

3.2.3 风雨桥分布 67

3.2.4 干栏式住宅类型分布 69

第四章 侗族建筑遗产保护制度 72

4.1 文物保护 72

4.1.1 文物的确定 72

4.1.2 文物的保护措施 74

4.2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 75

4.2.1 历史文化名镇(村)评选 76

4.2.2 保护措施 79

4.3 传统村落保护制度 80

4.3.1 传统村落评价认定 80

4.3.2 保护措施 86

4.4 侗族村落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87

4.4.1 现有村落评价指标体系的对比 87

4.4.2 侗族聚居区历史文化名村评价指标体系 88

4.4.3 侗族聚居区传统村落评价指标体系 93

4.4.4 传统村落保护评估建议 96

4.5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 101

4.5.1 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101

4.5.2 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保护 104

4.6 保护制度的完善 105

第五章 侗族建筑遗产保护与发展的若干问题 108

5.1 产业与职能变化导致聚落空间异化 108

5.2 农村人口流动与聚落管理弱化 111

5.3 观念转变与聚落更新“现代化” 112

5.4 考虑不周的保护或建设措施 114

5.5 侗族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发展策略 117

5.5.1 经济发展 117

5.5.2 保护与利用中的社区权益 119

5.5.3 村民参与式管理 122

5.5.4 聚落空间控制与引导 124

第六章 规划设计的案例 126

6.1 旅游开发:肇兴侗寨 126

6.1.1 肇兴概述 127

6.1.2 发展中的矛盾与问题 128

6.1.3 规划设计 130

6.1.4 建设实践 136

6.2 聚落激活:高步侗寨 139

6.2.1 高步概况 139

6.2.2 建筑学的“原型” 141

6.2.3 设计实践 142

附录1侗族村落、建筑田野调查明细表 150

附录2插图目录与资料来源 159

后记 163

购买PDF格式(8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