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教育学pdf电子书下载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教育学
  • 作 者:(中国)王艳玲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303209705
  • 标注页数:322 页
  • PDF页数:332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1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32 ≥322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篇 概论篇 3

专题1 什么是教育——对教育的科学认识 3

一、教育的概念 4

二、教育的属性 5

三、教育的要素 8

四、教育的起源和发展 10

五、热点研究 18

专题2 教育学到底有什么实际价值——对教育学的科学认识 19

一、教育学的概念 21

二、教育学的建立与发展 22

三、教育学的价值 26

四、热点研究 29

第二篇 功能篇 33

专题3 日本崛起之谜——教育的社会功能解读 33

一、教育功能的含义 34

二、教育的社会功能解读 35

三、热点研究 44

专题4 学校能带给个体什么——教育的个体功能解读 46

一、教育的个体功能的含义 48

二、教育的个体功能的解读 48

三、热点研究 54

第三篇 目的篇 59

专题5 教育活动的灯塔——对教育目的的认识 59

一、管理学上有个公式:方向×效率=效能——教育目的的概念 61

二、教育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教育目的的功能 64

三、取向不同,目的亦就不同——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讨论 65

四、谁是确定教育目的的主体——教育目的的抉择和转化 70

五、热点研究 71

专题6 从“学而优则仕”到“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的教育目的 74

一、社会变迁,目的更替——我国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 76

二、培养未来的主人——我国当代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77

三、问题与对策——对当前我国教育目的实践的思考 80

四、热点研究 85

第四篇 制度篇 89

专题7 有规矩 成方圆——现代教育制度 89

一、体系与规则——教育制度的含义和特点 90

二、教育的“哥白尼革命”——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 91

三、一个国家教育制度的主体——学校教育制度 92

四、现代学校职能问题 99

五、热点研究——教育的终身化 106

第五篇 师生篇 111

专题8 作为教师就是去成为教师——教师观(一) 111

一、教师职业的性质——教师是一种职业还是一种专业? 112

二、教师的职业角色——多种职业角色,你准备好了吗? 120

三、热点研究 127

专题9 作为教师就是去成为教师——教师观(二) 129

一、教师的专业素质——涵养教师 130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发展教师 140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和方法——成就教师 144

四、热点研究 147

专题10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学生观 150

一、“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让学生做最好的自己 151

二、贯彻“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由奥巴马的开学演讲想到的 155

三、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的相处之道 159

四、热点研究 164

第六篇 课程篇 169

专题11 课程——育人的蓝图 169

一、课程的内涵 170

二、课程理论的发展 176

三、热点研究 183

专题12 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 185

一、课程设计 187

二、课程实施 192

三、热点研究 203

专题13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 205

一、我国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207

二、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掠影 225

三、影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因素 227

四、热点研究 231

第七篇 教学篇 237

专题14 什么是教学——对教学核心知识的把握(一) 237

一、什么是教学 238

二、教学的意义 239

三、教学过程的本质 240

四、教学的基本规律 241

五、热点研究 245

专题15 什么是教学——对教学核心知识的把握(二) 247

一、教学原则定义及常用的教学原则体系 249

二、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254

三、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及形式 257

四、热点研究 260

专题16 教无定法——新课改中教学方法的综合化与现代化 261

一、教学方法的概念 262

二、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263

三、当代新教学方法简介 269

四、教学方法的选择和确定 272

五、教学方法的综合化 274

六、热点研究 277

专题17 时代的窗口——新课改中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 278

一、我国教学改革的主要观点 281

二、新课改中教学改革的创新与发展 285

三、热点研究 297

附录1:教育学各专题作业训练项目 298

附录2:教育学各专题实践训练项目 304

附录3:《课标》《专标》《师资考纲》与教育学相关内容摘录 319

购买PDF格式(11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