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儒教中国的形成pdf电子书下载 > 政治法律
儒教中国的形成
  • 作 者:林存光著
  • 出 版 社:北京:学习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514708417
  • 标注页数:424 页
  • PDF页数:442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3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42 ≥42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言:问题·方法·理念 1

上篇 儒学的意识形态化——一项政治文化研究 7

第一部分 理论基础 7

一、孔子、儒学及其问题框架 7

(一)孔子:一个诠释的神话 7

(二)理解儒学的新思路 19

(三)《论语》的一种阅读方式 25

(四)儒家思想的两大主题:人和政治 30

(五)儒家的生存悖论 46

二、意识形态的理论视野与儒学研究 49

(一)“意识形态”的意涵 49

(二)儒学意识形态本质的重新检讨 58

(三)儒学的政治化 63

(四)一项政治文化研究 67

第二部分 问题研究 75

三、儒学的意识形态化——过程及其问题 75

(一)问题的提出 75

(二)政治的发展 77

(三)儒家的情境定义 86

(四)法家的挑战 92

(五)儒学与政治:从分化疏离到整合互动的制度化 105

(六)更进一步的解释 119

四、经学:解释与应用 129

(一)引言 129

(二)经典解释一般 132

(三)汉儒的解经学 138

(四)视界的融合和走向应用的经学 145

(五)包容与霸权:经作为意识形态杠杆 164

五、儒学的意识形态功能——分析与批判 178

(一)文化守成:作为意识形态阶层的自觉 178

(二)大一统:王权的轮回与孔子的神话 183

(三)合法化:反思与辩护 193

(四)社会历史功能 212

六、结语:意识形态与文化的成长 219

(一)历史反思 219

(二)话语转换 223

(三)中国文化成长的展望 226

(四)余论 230

下篇 相关论文与评论 235

一、圣王崇拜:一种政治宗教 235

(一)对先秦诸子政治思想分野的重新描述 235

(二)政治哲学的作用 242

(三)政治思考的对象与核心问题 250

(四)谁应当统治? 253

(五)合法统治的根据与基础 257

(六)统治的方式与效果 263

(七)圣王崇拜的政治宗教 270

二、文化政治:中国传统政治思维的文化取向与秦汉王权政治 279

(一)一个分析的框架 280

(二)传统政治思维的文化取向 283

(三)秦汉王权政治 303

(四)余论 307

三、“王权支配社会”释义 311

(一)引言 311

(二)中国传统君主专制政体的实质与特征 314

(三)“王权支配社会”的主题与变调 323

四、汉代政治思维的特点与发展转向 336

(一)汉初政治思考的含义与特点 336

(二)政治思维的转换与汉家统治思想的重新确定 344

五、董仲舒的天人之学及其政治含义再解读 353

(一)董仲舒的天人之学 354

(二)政治:作为对圣人、经典和超越者的一种应答 363

(三)余论 381

六、王莽的和平禅汉与复古改制再评价 384

(一)引言 385

(二)王莽的居摄与和平禅汉 386

(三)王莽的“复古改制”与新室政治的特点 395

(四)进一步的反思:公与私的纠结与背反 408

后记 419

再版后记 423

购买PDF格式(13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