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作为他者的欧洲  欧洲文学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传播
  • 作 者:梅启波著
  • 出 版 社: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7562236992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绪论 欧洲与中国 1

一、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文学 2

二、何为“欧洲” 5

三、欧洲与中国 8

四、异国形象、他者和身份认同 16

五、影响研究与跨文化传播学 23

第一章 欧洲文学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传播的主体和媒介 29

第一节 传播主体的考察 30

一、20世纪30年代留学欧洲的基本格局 30

二、留学欧洲的跨文化传播意义 60

第二节 中国对欧洲文学的译介 70

一、译介概况 71

二、译介的总体特征 83

第二章 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学中的欧洲形象 92

第一节 游记文学中的欧洲 93

一、晚清到“五四”游记文学中的欧洲 95

二、20世纪30年代游记文学中的欧洲形象 103

三、欧洲形象背后的自我投影 115

第二节 20世纪30年代中国小说中的欧洲 125

一、巴金《复仇》中的欧洲形象——他者与自我的混杂 126

二、从《二马》到《断魂枪》——老舍对自我东方主义的突破 142

第三章 欧洲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流变 163

第一节 现代主义文学在中国的综合化走向 164

一、现代主义与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小说 165

二、从茅盾的《子夜》看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的融合 178

第二节 现代主义文学在中国的民族化走向 186

一、现代主义诗歌在中国的发展概况 187

二、戴望舒诗歌的“欧化”与“民族化” 199

第四章 作为他者的欧洲 216

第一节 文化利用与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文学 217

一、欧洲人道主义在30年代中国的流变 220

二、启蒙理性在中国的工具化 240

第二节 文化利用与变异的原因探析 246

一、从“立人”到“立国”的感时忧国精神与民族主义的合流 247

二、对欧洲现代性的反思与本位文化身份的认同 251

三、深层的乡土文化推动 256

四、来自话语权威和政治权威的压力 260

结语 268

参考文献 271

后记 278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