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方家,吴承照著
- 出 版 社: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60874340
- 标注页数:256 页
- PDF页数:273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73 ≥25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1章 绪论 1
1.1 课题缘起 1
1.1.1 关于现代城市中人的生活状态的反思 1
1.1.2 开放空间策略:国际社会解决近似问题的方式 4
1.1.3 中国城市规划策略的局限与潜力 7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9
1.2.1 基于开放空间对居民游憩需求的满足,提高城市生活品质 9
1.2.2 探索适合中国居民生活的规划方法,提升开放空间人文价值 9
1.2.3 研究高效利用开放空间的规划模式,促进人居环境和谐发展 10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11
1.3.1 研究内容 11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8
1.3.3 研究框架 19
第2章 基于游憩理论的城市开放空间规划理论构建 20
2.1 城市开放空间规划理论主体 20
2.1.1 范式演进 20
2.1.2 标准·特性·模式·导则 29
2.2 游憩理论研究主体 46
2.2.1 游憩供需理论 46
2.2.2 游憩行为理论 60
2.2.3 游憩地理想结构和模式理论 61
2.3 基于游憩理论的城市开放空间规划理论主体 63
2.3.1 基于游憩供需关系的量化标准 64
2.3.2 基于游憩行为偏好的城市开放空间规划特性 65
2.3.3 基于居民生活方式的城市开放空间规划模式 68
本章小结 70
第3章 基于居民游憩需求、空间使用偏好的城市开放空间规划方法与模式研究 71
3.1 基于游憩供需关系的城市开放空间规划方法研究 71
3.1.1 游憩活动类型至开放空间类型的“转译”法 71
3.1.2 上海公园LOS计算法 79
3.2 基于居民开放空间使用偏好的城市开放空间规划方法研究 86
3.2.1 上海公园规划的“可接受半径” 87
3.2.2 上海居民潜在游憩需求的开放空间激活法 93
3.3 基于居民生活方式的城市开放空间规划模式研究 102
3.3.1 多维度模式 103
3.3.2 Uranus理想模式 118
本章小结 126
第4章 城市开放空间规划方法与模式的上海案例验证 127
4.1 “转译”规划法的徐汇滨江开放空间案例验证 127
4.1.1 徐汇滨江开放空间对居民游憩活动和体验需求的满足 127
4.1.2 徐汇滨江开放空间对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 145
4.2 “多维度”模式的苏家屯路案例验证 148
4.2.1 苏家屯路通过“多维度”模式对居民日常游憩偏好的满足 148
4.2.2 苏家屯路对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 163
本章小结 166
第5章 中国城市开放空间规划导则与应用技术研究 167
5.1 中国城市开放空间规划推进顶层设计构想 167
5.1.1 机构、政策、法令、行业标准保障与社会团体协作 167
5.1.2 将城市开放空间规划纳入城市规划体系 170
5.2 中国城市开放空间规划导则 173
5.2.1 规划二原则、五阶段、八步骤 173
5.2.2 内容框架及文本构成 177
5.2.3 关键技术 184
5.3 中国城市开放空间公众参与规划软件——OSPS设计 213
5.3.1 OSPS内容架构 213
5.3.2 OSPS软件实现 216
5.3.3 OSPS操作进程 225
5.4 现行体系下的城市开放空间规划研究应用方向 230
5.4.1 国家战略制定 230
5.4.2 现行相关规划内容、方法和标准调整的新思路 231
5.4.3 智慧城市中的数字化规划和管理手段 236
本章小结 236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237
6.1 研究结论 237
6.2 创新点 239
6.3 引申与研究展望 240
参考文献 243
后记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