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张黎敏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09552735
- 标注页数:266 页
- PDF页数:274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74 ≥26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论 1
第一节 研究缘由与研究意义 1
第二节 学术回顾与研究现状 4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基本构架 6
第一章 《学灯》:文化传播网络之建构 14
第一节 建构文化传播网络之动因 15
第二节 《学灯》:中立、稳健的文化传播立场 26
第二章 教育传播与问题意识 31
第一节 根本之救治之策,唯教育事业是赖 32
第二节 对新文化主流阵营的拥护和响应 37
第三节 力主改革,承前启后:《学灯》的栏目创新 56
第三章 思想实验与新诗传播 61
第一节 《少年中国》与《学灯》的双向建构 62
第二节 作为《学灯》的作者:由哲学而入文学 76
第三节 郭沫若在诗坛上的合法崛起 81
第四节 品牌意识,职业境界 102
第四章 主编理念与学术传播 119
第一节 编辑理念:以学术传播为宗旨 121
第二节 研究型的编辑风格 122
第三节 新文艺的差别待遇 141
第五章 文艺阵地与大众传播 157
第一节 文化启蒙的理想诉求:郑振铎主编《学灯》之缘由 159
第二节 文艺阵地的营建 166
第三节 价值重估与文学自由 186
第四节 《文学旬刊》与《时事新报》、《学灯》 192
结语:学人、学术与《学灯》 202
附录 209
参考文献 253
后记 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