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武汉地区气溶胶组分分布特征及来源解析
  • 作 者:赵锦慧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030574107
  • 标注页数:127 页
  • PDF页数:135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7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35 ≥127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1章 区域性气溶胶组分的研究 1

1.1 气溶胶组分及其环境影响 1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1.3 研究现状 3

1.3.1 气溶胶研究进展 3

1.3.2 气溶胶中颗粒物与水溶性离子的研究进展 5

1.3.3 气溶胶中黑碳的研究进展 6

1.3.4 HYSPLIT模型发展历程及在大气污染中的应用 8

1.4 研究内容与数据处理方法 9

1.4.1 研究内容 9

1.4.2 研究方案 10

1.4.3 数据来源 11

1.4.4 分析方法 12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16

2.1 环境条件 16

2.1.1 气候 16

2.1.2 土壤 16

2.1.3 植被 17

2.1.4 地形地貌 17

2.1.5 水域 17

2.1.6 生态环境 18

2.1.7 人文条件 18

2.2 武汉地区大气污染概况 18

2.2.1 优良天数增加、重污染天数减少 19

2.2.2 主要污染物年均质量浓度下降 20

2.2.3 新城区空气质量好于中心城区 20

第3章 气溶胶中常见组分的质量浓度分布特征 22

3.1 气溶胶中18种常量元素质量浓度分布特征 22

3.1.1 样品采集 22

3.1.2 样品分析 24

3.1.3 TSP中18种元素组成特征 24

3.2 气溶胶中颗粒物组分质量浓度分布特征 25

3.2.1 样品采集 25

3.2.2 PM2.5、PM10、TSP质量浓度季节变化 25

3.3 气溶胶中水溶性离子质量浓度分布特征 28

3.3.1 样品采集 28

3.3.2 样品分析 29

3.3.3 气溶胶中水溶性离子组分特征 30

3.3.4 小结 38

3.4 气溶胶中黑碳质量浓度的分布特征 39

3.4.1 样品采集 39

3.4.2 黑碳的大气本底质量浓度和平均质量浓度 40

3.4.3 气溶胶中黑碳组分质量浓度的垂直方向分布特征 41

3.4.4 气溶胶中黑碳组分质量浓度的水平方向分布特征 46

3.4.5 黑碳时空分布特征的原因分析 55

第4章 武汉市各气溶胶组分的相关性分析 57

4.1 气溶胶水溶性离子间的相互性分析 57

4.1.1 PM2.5中各水溶性离子的相互关系 57

4.1.2 PM10中各水溶性离子的相互关系 58

4.1.3 TSP中各水溶性离子的相互关系 59

4.1.4 TSP中SO 2- 4、NH + 4及K+质量浓度的线性回归关系 60

4.2 TSP中18种元素的相关性分析 60

4.3 黑碳与其他大气污染物的相关性分析 62

4.3.1 黑碳与PM2.5、PM10、SO2、NO2、O3、CO的相关性分析 62

4.3.3 黑碳与SO2、NO2、NO、O3相关性的空间差异分析 64

4.4 黑碳和其他大气污染物的多元回归分析 66

4.4.1 建立黑碳与PM2.5、PM10、CO的回归方程 66

4.4.2 黑碳与颗粒物、CO的多种模型拟合效果对比 66

第5章 气溶胶组分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分析 70

5.1 气溶胶组分与温度相关性分析 70

5.1.1 颗粒物质量浓度与温度的相关性分析 70

5.1.2 水溶性离子与温度的相关性分析 71

5.1.3 黑碳质量浓度与温度、能见度、气压的相关性分析 74

5.2 气溶胶组分与风向风速的相互性分析 75

5.2.1 颗粒物质量浓度与平均风速的相关性分析 75

5.2.2 风向风速对水溶性离子的影响 75

5.2.3 风向风速对黑碳的影响 76

5.3 气溶胶组分与其他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79

5.3.1 颗粒物质量浓度与相对湿度的相关性分析 79

5.3.2 降水对黑碳质量浓度的影响分析 79

5.3.3 能见度、气压对黑碳的影响 80

5.4 气溶胶组分与部分气象要素的回归分析 80

5.4.1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80

5.4.2 日相关分析 81

5.4.3 季节相关分析 82

5.4.4 黑碳与温度、能见度、气压的回归方程的建立 84

第6章 基于水溶性离子分析气溶胶的酸碱性 89

6.1 气溶胶中不同粒级颗粒物的酸碱性计算 89

6.2 气溶胶不同粒级颗粒物的酸碱性分析 91

6.3 气溶胶的酸碱性计算 93

第7章 基于18种元素分析气溶胶的局地源构成 96

7.1 气溶胶的元素组成特征 96

7.2 气溶胶中元素的富集特征 97

7.3 气溶胶的因子分析 99

7.3.1 主因子分析 99

7.3.2 湖北大学地区与典型污染源排放区的气溶胶元素相关性分析 100

第8章 基于黑碳进行气流运动潜在源区的轨迹分析 103

8.1 武汉地区黑碳的来源分析 103

8.2 黑碳气流运动轨迹的季节变化规律 108

8.3 武汉地区黑碳轨迹聚类分析 110

8.4 武汉地区黑碳PSCF分析及高度廓线分析 112

8.4.1 PSCF分析 112

8.4.2 高度廓线分析 113

第9章 减缓气溶胶中颗粒物污染的对策与建议 117

参考文献 120

购买PDF格式(7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