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中国教育制度沿革史pdf电子书下载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中国教育制度沿革史
  • 作 者:郭秉文著
  • 出 版 社: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9787533446901
  • 标注页数:121 页
  • PDF页数:176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7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76 ≥121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序一 1

序二 4

绪言 6

第一编 上古教育制度之起源 1

一 教育之发端 1

二 创设考试制度 2

三 建立学官 2

四 最初之大小学校 2

五 学校之课程 3

六 上古之教育法 4

七 上古之教育宗旨 5

第二编 上古教育制度及其退化 6

一 名称、地位及学校之性质 6

二 学校之课程 7

三 男子准则 8

四 女子准则 8

五 教育法 9

六 入学考试、学业考试及升学之法 10

七 入学年龄、学期及学年 11

八 教育官 11

九 学校数 12

十 教育行政法 12

十一 选举 13

十二 上古教育制度衰颓期及其变迁期 14

第三编 汉以后各朝教育之沿革 16

一 汉朝教育之状况 16

二 汉唐间教育之状况 18

三 唐朝教育之状况 19

四 宋朝教育之状况 22

五 元朝教育之状况 25

六 明朝教育之状况 26

七 清朝教育之状况 29

第四编 新旧教育之过渡时代 33

一 近世学校之发轫 33

二 初变科举制度 35

三 派赴西洋游学 35

四 中日战争之影响于新教育 37

五 张之洞之《劝学篇》与其兴学议 37

六 戊戌变政及其反动力 38

七 拳匪变乱与日俄战争之促进新教育进步 39

八 给新学毕业生以科举功名 40

九 革新旧式学校 40

十 对于留学生之新计划 41

十一 第一次所颁布之新学校制度 42

十二 废除科举 48

第五编 新教育制度之设立 50

一 京师教育官制 50

二 宣布教育宗旨 51

三 颁行教育官制章程及法令 52

四 调查全国教育状况 52

五 预备立宪时代学部之分年筹备教育单 53

六 视学官章程 53

七 第一次中央教育会 54

八 地方教育官制 55

九 派遣留学生监督 56

十 分文官考试与教育考试为二途 57

十一 学校组织之变迁及其进步 57

十二 管理教科书 62

十三 清末教育之状况 62

第六编 民国时代所建之新教育 66

一 辛亥革命之影响及于教育 66

二 临时政府之暂行教育政策 66

三 设立临时教育会议 68

四 教育新宗旨之公布 68

五 重订教育官制 69

六 民国各种学校组织法 71

七 新学校课程 78

八 新规程之公布 81

第七编 现今国民教育之重要问题 84

一 教会教育与公共教育制度之关系 84

二 教育与道德之养成 87

三 学校训练与行政 89

四 教育制度中之财政问题 91

五 普及教育 92

六 教员之养成 93

七 教育之关系生活 102

第八编 撮要与结论 104

一 教育与国民之进步 104

二 教育与政治生涯 105

三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 105

四 学校课程 106

五 教育法 107

六 女子之教育 108

七 教员之养成 108

八 教育之概观 110

附录 111

购买PDF格式(7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