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越洋在建家园  新加坡华人社会文化研究
  • 作 者:曾玲著
  • 出 版 社: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810754734
  • 标注页数:128 页
  • PDF页数:154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7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54 ≥128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新加坡华人社会的历史变迁 1

华人社会的形成与建构 5

一、华人移民的南来 5

二、多元异质的移民社群 7

三、帮群社会的建构 10

华人社会的发展与转型 19

一、华人社会的发展 19

二、华人社会的转型 22

华人社会的调整与再生 24

一、挑战与危机 25

二、契机与再生 30

第二章 聚族而居的潘家村 40

新加坡实里达流域种植经济的发展 42

福建南安潘氏族人的南来 48

潘家村的社会与经济结构 51

一、“潘家村”的村民构成 51

二、“潘家村”村民的经济活动 53

横山庙的建立与运作 56

一、横山庙的建立 56

二、横山庙的管理机构 57

三、横山庙的经济功能 60

四、横山庙的社会功能 63

海外华人宗族社会的重建与特征 71

第三章 帮群坟山 79

帮群坟山的设立 80

坟山组织的功能 85

坟山组织的运作与管理 91

一、碧山亭发展的历史概况 93

二、“淡化社群认同差异”的组织机构 95

三、制度化的坟山管理系统 115

第四章 怡和轩俱乐部 129

创立之初 131

一、怡和轩创立的历史背景 131

二、怡和轩的创办与早期的活动 135

抗日与筹赈 140

转变认同与关注自治 159

“寓娱乐于公益” 166

第五章 祖先崇拜 175

埋葬形态与两类先人 177

一、殖民地时代帮群坟山内的两类先人 177

二、建国以来华人坟场内的两类先人 179

社群先人崇拜 183

一、社团总坟 183

二、社群共祖 194

三、“社群共祖”与华人社群之整合 208

四、对社群共祖的祭祀 215

家族(家庭)先人崇拜 237

一、丧后安置 237

二、牌位处理 241

三、祭祀先人 254

新加坡华人祖先崇拜的几个特征 261

一、祖先崇拜的形态 262

二、祖先崇拜的场所 266

三、祖先崇拜的方式 267

四、祖先崇拜的功能 268

第六章 民间信仰 273

华人社会与华人庙宇 273

华人社团与神明信仰 279

一、坟山时代的碧山大庙 279

二、灵塔时代的新神明 283

三、新神明的功能与碧山亭的转型 286

龙牌崇拜 290

一、龙牌的种类 292

二、龙牌的设立 297

三、龙牌组合方式与龙牌群 300

四、龙牌崇拜的特征与功能 310

第七章 岁时节日 315

春节采青 317

一、舞狮与采青的传说 317

二、舞狮采青习俗的历史与形态 318

三、社团采青 322

中元普渡 328

一、中元节概况 329

二、庆赞中元的方式与内容 335

三、中元节之社会功能 342

中秋迎月 345

一、中秋节概况 345

二、社团庆中秋 351

三、中秋习俗的启示 358

第八章 认同形态与跨国网络 361

宗乡文化认同与跨国网络建构 365

本土认同与跨国网络特征 381

一、“乡情报告” 382

二、本土特色的展示 385

三、关注所在国社会 388

双重认同形态与跨国网络功能 390

第九章 结语 399

参考文献 404

ABSTRACT 414

购买PDF格式(7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