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金明善,徐平著
- 出 版 社: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0
- ISBN:7561008171
- 标注页数:614 页
- PDF页数:630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630 ≥61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1部 起动与挫折 3
1 日本现代化起动的前提与选择 3
1.1 过去的“遗产” 4
1.2 内忧外患:面临历史性抉择 31
1.3 正视现实:从“锁国”走向“开国” 54
1.4 “王政复古”:日本封建制度的“柔性瓦解”与新政权的一朝建立 61
2 明治维新——日本社会的第一次系统改革 67
2.1 社会改革的前奏——岩仓使团出访欧美寻求“现代国家模式” 68
2.2 以政治动力为先导——政治体制改革先行 77
2.3 “文明开化”与教育改革 88
2.4 “殖产兴业”:现代西方经济制度的移植 101
3 产业革命:日本现代化的迅猛展开 112
3.1 产业革命的兴起 113
3.2 自由民权运动:日本民主运动的展开 126
3.3 日本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初步成果 133
4 军事封建性:日本现代化行程中的隐患 149
4.1 天皇专制与军国主义 150
4.2 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特点:军事封建性·畸形性·后进性 161
4.3 文化氛围:泯灭个性与奴化教育 171
5 日本现代化的挫折——走向军国主义对外侵略的道路 180
5.1 矛盾激化:日本社会的动荡与不稳定 181
5.2 法西斯主义:日本走向歧途 190
5.3 对外扩张与侵略战争 204
第2部 改革与复兴 215
6 日本社会旧秩序的崩溃和复兴战略的选择 215
6.1 战后初期日本社会的虚脱与混乱 216
6.2 “第四等国”——战后初期日本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 226
6.3 复兴战后经济的战略设想 234
6.4 战后日本所处的国内外形势的基本特点 250
7 战后改革——日本社会的第二次系统改革 257
7.1 战后日本的政治改革 258
7.2 战后日本的经济改革 270
7.3 战后日本的教育改革 282
8 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恢复和从统制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 288
8.1 恢复经济的重要措施:重点生产方式政策·农业生产政策·金融紧急对策 289
8.2 “道奇整顿”——日本从统制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 303
8.3 旧金山媾和体制和“吉田路线” 315
8.4 战后日本经济的复兴和旧产业结构的调整 324
8.5 日本垄断资本的复活和社会阶级结构的特点 330
9 以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为目标的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 340
9.1 以重工业化学工业化为中心的经济高速增长政策的形成 341
9.2 驶向经济竞争的惊涛骇浪:日本经济向开放体制的转换 349
9.3 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历程 360
第3部 成功与反思 373
10 日本现代化的基本实现 373
10.1 日本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实现与经济大国的形成 374
10.2 日本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381
10.3 日本社会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化 393
11 日本现代化的主要经验(上) 401
11.1 “扬长避短”:充分利用特定的历史条件(之一) 402
11.2 “赶超型”现代化与“吸收型”发展战略(之二) 411
12 日本现代化的主要经验(中) 424
12.1 “贸易立国”战略——日本对外贸易的特殊作用(之三) 424
12.2 现代化的资金问题和日本独特的财政金融体制(之四) 436
12.3 劳动力质量现代化与日本教育的重要作用(之五) 455
13 日本现代化的主要经验(下) 468
13.1 农业现代化和工业现代化同步进行(之六) 468
13.2 企业经营管理的现代化(之七) 491
13.3 日本政府独特的宏观调节职能(之八) 510
14 日本现代化过程中的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 523
14.1 战前日本的经济危机概况和战后再生产周期的恢复 524
14.2 高速增长和再生产周期 528
14.3 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后的再生产周期 556
14.4 战后日本再生产周期和经济危机的特点 564
15 面向21世纪的日本 566
15.1 成为经济大国后的日本——面临新的挑战 567
15.2 新的战略选择 589
15.3 日本经济的长期发展前景 612
15.4 结束语 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