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中学物理教师的学习与思考pdf电子书下载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中学物理教师的学习与思考
  • 作 者:王力邦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030246370
  • 标注页数:288 页
  • PDF页数:300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00 ≥288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学会学习 1

第一节 物理教师的知识结构 1

一、知识结构的三个层次 1

二、物理教师的知识结构 4

第二节 关于阅读 6

一、“学会学习”的内涵 6

二、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学会学习的基础 7

三、文献查阅 8

第三节 资料整理 11

一、用于记录的笔记、卡片与原文复印件 11

二、归类 12

三、数据复核 13

第四节 重视概念和规律的学习 14

一、关于概念 14

二、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16

三、关于规律 17

思考题 19

第二章 物理学的四个基本观点 22

第一节 实验的观点 22

一、伽利略开创性研究所体现的思想和方法 22

二、物理实验方法的特点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24

三、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28

第二节 量的观点 30

一、物理大师们对数学的推崇 31

二、物理学理论每一次重大进展,都有数学的功劳 31

三、让学生理解数学对物理研究的重要性 38

第三节 守恒与对称的观点 42

一、从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的发现谈起 42

二、关于对称 45

第四节 统计的观点 49

一、统计观点的内涵 49

二、统计方法举例 50

思考题 53

第三章 学一点与课程改革相关的理论 54

第一节 学习理论的影响 54

一、早期学习理论简介 54

二、现代学习理论简介 55

第二节 多元智能理论的影响 60

一、从“何谓智能”谈起 60

二、加德纳理论简介 61

三、作为教师,我们应当怎样思考 63

第三节 关于人的需要理论 66

一、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谈起 66

二、从“需要理论”所想到的 69

第四节 科学的本质与教育的本质统一于科学探究 72

一、关于科学的本质 72

二、关于教育的本质 73

三、关于科学探究 74

四、科学本质与教育本质统一于科学探究 74

思考题 75

第四章 再学一点与课程改革相关的理论 76

第一节 系统科学与物理教育 76

一、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76

二、关于系统工程 79

三、系统科学对物理教育的影响 81

第二节 “STS”与可持续发展思想 84

一、“STS”思想与“STS”教育 84

二、关于“可持续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教育” 86

三、物理教师的责任 89

第三节 科学素养与人文的内涵 92

一、何谓“科学素养” 92

二、关于“人文” 94

三、中学物理教师的思考 96

思考题 100

第五章 问题、问题情境与问题设计 101

第一节 问题的内涵与外延 101

一、问题的界定 101

二、中学物理的开放性问题 103

三、抽象问题与原始问题 107

第二节 问题情境 109

一、关于问题情境 109

二、如何创设物理问题情境 110

第三节 问题设计 112

一、关于问题设计 113

二、问题设计案例 116

思考题 119

第六章 关于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思考 120

第一节 从“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谈起 120

一、中学教师在选择电路方面的讨论 120

二、对初、高中物理中涉及伏安法测量实验的思考 124

第二节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所培养的能力 126

一、关于物理观察能力 126

二、关于物理实验能力 127

第三节 两个值得提倡的做法 135

一、实验教具的设计与自制 135

二、利用计算机辅助中学物理实验教学 137

思考题 140

第七章 物理学中的矢量性、瞬时性和相对性 141

第一节 物理学中的矢量性 141

一、矢量概念及矢量计算方法 141

二、正确把握物理学中的矢量性 143

第二节 物理学中的瞬时性 150

一、瞬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150

二、临界问题的分析求解 152

第三节 物理力学中的相对性 155

一、相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155

二、分析失误所引发的思考 157

思考题 161

第八章 物理教学内容中的科学方法 162

第一节 物理教学内容中的实践方法 162

一、科学观察 162

二、模拟 163

三、实地调查 165

第二节 物理教学内容中的思维方法之一 168

一、比较 169

二、分类 171

三、类比 172

四、假设 173

第三节 物理教学内容中的思维方法之二 175

一、分析与综合 175

二、抽象和概括 177

第四节 物理教学内容的思维方法之三 181

一、归纳 181

二、演绎 185

第五节 物理教学内容中的创新思维 187

一、物理学史中的想象、直觉与顿悟 187

二、关于发散思维 190

第六节 中学物理教学中常用的数学方法 192

一、中学物理实验中的误差分析 192

二、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代数方法 195

三、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几何方法 198

思考题 202

第九章 物理学史在物理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203

第一节 牛顿力学的发展及其哲学思考 203

一、古代力学的成就 203

二、牛顿的《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 205

三、从牛顿力学的发展史所引起的思考 207

第二节 对电磁学史实的一些思考 210

一、历史概述 210

二、卡文迪什的手稿给我们留下思考 211

三、法拉第科学生涯中的两个重要人物 212

第三节 关于量子力学完备性的争论 216

一、关于量子力学完备性的争论 216

二、这场争论给我们的教益 220

第四节 “二战”前前后后的物理学家们 221

一、“曼哈顿工程”的前前后后 221

二、中国的骄傲 223

第五节 物理学史在物理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227

一、学习物理学史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形成概念、掌握规律 227

二、学习物理学史可以帮助我们学到或悟出一些科学方法 227

三、物理学史在弘扬人文精神上的特殊贡献 228

思考题 230

第十章 物理教育、教学的评价 231

第一节 传统的物理教育教学评价 231

一、评价相关知识概念简介 231

二、关于试题编制 232

三、测验成绩评定与试卷分析 235

四、传统物理课堂教学行为评定 241

第二节 新课标下的物理教育教学评价 243

一、应试教育影响下物理教育教学评价存在的弊端 244

二、评价改革的理论依据 244

三、新课标下的物理教育教学评价新理念新方法 246

四、涉及评价的案例 248

思考题 255

第十一章 做一名反思型教师 256

第一节 关于中学物理教师的专业成长 256

一、中学物理教师的专业成长 256

二、基础物理教学的四个理念 257

三、关注我们的“专业成长” 258

第二节 了解学生 259

一、从学生认知心理和人格形成理论说起 259

二、物理学习中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 262

第三节 认识自己 265

一、关于备课要思考的问题 266

二、何谓高素质物理人才 268

第四节 让研究性学习成为物理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 270

一、关于研究性学习 270

二、对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思考 273

第五节 做创新教育的开拓者 274

一、何谓“创新”? 274

二、围绕创新教育,有哪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278

思考题 283

参考文献 284

后记 287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