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线描山水pdf电子书下载 > 其他书籍
线描山水
  • 作 者:萧中胤著
  • 出 版 社:重庆市: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562141051
  • 标注页数:298 页
  • PDF页数:313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13 ≥298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丹青者,大道也——代序 1

第一章 线描山水溯源 7

一、何谓线描山水 7

二、若隐若现的线描轨迹 7

三、冷落的墨踪山水 8

四、木刻与线描 10

范图 13

第二章 和树交朋友 23

一、树的基本结构 23

二、松树高洁 24

三、杉树挺拔 25

四、古柏高雅 26

五、黄桷大器 27

六、麻柳朴拙 28

七、银杉雅逸 29

八、银杏大度 30

九、杂树丰富 31

范图 33

第三章 与石头对话 70

一、褶皱石 70

二、鬼怪石 71

三、坑臼石 71

四、钉头皴 71

五、点子皴 71

六、条子皴 71

七、卵石皴 71

八、碛坝石 71

九、云头皴 72

十、勒纹石 72

十一、风化石 72

十二、浪头皴 72

十三、平纹皴 72

十四、鱼鳞皴 72

十五、混合皴 72

十六、水纹皴 72

十七、剑石皴 72

十八、竖纹与斜纹皴 72

十九、点子小斧劈皴 73

二十、钟乳石 73

二十一、卷篷石 73

二十二、折带皴 73

二十三、燕窝石 73

二十四、花岗岩 73

二十五、水纹皴 73

二十六、乱纹皴 73

二十七、豆瓣皴 73

二十八、点子混合皴 73

二十九、皲裂花岗岩 73

三十、三峡石 74

三十一、小石林 74

三十二、小斧劈皴 74

范图 75

第四章 仁者乐山 94

一、石山 95

二、土山 95

三、土石山 96

四、土石相杂 96

五、名山 96

六、回忆张家界 96

七、森林山 96

八、浑厚崇高 96

九、清雄方刚 96

十、峻拔崔嵬 97

十一、折带皴 97

十二、大折带皴 97

十三、竖折带皴 97

十四、横折带皴 97

十五、乱折带皴 97

十六、水纹皴 97

十七、褶皱山 97

十八、竖纹皴 97

十九、斜纹皴 97

二十、千层叠翠 98

二十一、灌木山 98

二十二、天生桥 98

二十三、半裸山 98

二十四、秃山 98

二十五、山脉 98

二十六、雪域高原 98

二十七、雪山 98

二十八、坡地 99

二十九、重岩叠嶂 99

三十、丘陵 99

三十一、乱纹皴 99

范图 100

第五章 知者乐水 122

一、黄河壶口瀑布 122

二、壶口侧面瀑 122

三、龙孔飞瀑 123

四、三叠瀑 123

五、九寨沟瀑布 123

六、珍珠滩瀑布一 123

七、珍珠滩瀑布二 123

八、跌跌撞撞瀑 123

九、折叠悬空瀑 124

十、顺山瀑 124

十一、线瀑 124

十二、琴弦瀑 124

十三、万壑争流 124

十四、细长瀑 124

十五、河面流瀑 125

十六、滩口瀑布 125

十七、滩濑 125

十八、乱石滩 125

十九、潭渊 125

二十、涟漪 125

二十一、小浪 125

二十二、激流汹涌 126

二十三、小溪 126

二十四、洪波 126

二十五、江河流韵 126

范图 127

第六章 人生莫负烟霞 145

一、云分四时 145

二、雨季云雾 145

三、横云 145

四、云海 146

五、雾霭 146

六、浓雾 146

七、江雾 146

八、密云 146

九、瀑布云 146

十、峡江云烟 146

十一、散云 147

十二、炊烟 147

范图 148

第七章 房屋·桥梁·舟楫 155

一、房屋 156

二、桥梁 158

三、舟楫 160

范图 161

第八章 创作谈 178

一、线的魅力 178

二、生活体验素材提炼 179

三、构图性速写 180

四、勤画小构图 181

五、临摹与默写 181

六、立意与选材 182

七、透视 183

八、主次 184

九、疏密 184

十、虚实 185

十一、对比 186

十二、取舍 186

十三、夸张 186

十四、含蓄 187

十五、开合 188

十六、照应 189

十七、造势 189

十八、平衡 190

十九、繁简 191

二十、装饰性 191

二十一、写意性 191

二十二、视觉力学和结构 192

二十三、意境 193

二十四、境界 194

范图 196

第九章 借鉴 208

一、高古游丝描之借鉴《秋山明净图》 208

二、铁线描之借鉴《山行图》 208

三、行云流水描之借鉴《秋山无尘》 208

四、钉头鼠尾描之借鉴《渔隐图》 209

五、橛头钉描之借鉴 209

六、折芦描之借鉴《秋山寂寥》 209

七、橄榄描之借鉴 209

八、战笔水纹描之借鉴 209

九、减笔描之借鉴《渔乐图》 209

十、蚯蚓描之借鉴《千岩竞秀图》 209

范图 211

第十章 四边四隅 221

第十一章 题款题跋 223

范图 225

第十二章 画幅形式 226

第十三章 文房四宝 227

第十四章 丹青须读万卷书 229

一、仁者无敌 230

二、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232

三、简易·变易·不易 236

四、读史如掐珠 238

五、求学·悟道·证道 239

六、思及八荒 242

七、诗山·诗水·诗画 245

八、文之所好,各有所偏 249

九、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53

十、一管拟太虚 256

第十五章 线描山水示范图 259

以艺证道,以道驭艺——代后记 296

主要参考书目 297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