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张炜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010074535
- 标注页数:254 页
- PDF页数:265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65 ≥25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内容摘要 1
引论 1
一、信访问题的缘起 1
二、信访研究现状 10
三、信访研究方法 21
第一章 信访是这样发生的 29
一、侯玉宝的故事 29
(一)“我的问题怎么解决” 29
(二)权利救济的脱节 33
二、公民法律意识与权利表达 37
(一)公民权利表达机制的建构意义 37
(二)公民法律意识变迁过程中的权利表达 38
三、权利表达的中国现状 39
(一)权利表达与利益表达 39
(二)权利表达的现状 43
第二章 看不清的“普洛透斯的脸” 51
一、侯玉宝故事的新发展 51
(一)表达内容的衍生 52
(二)诉求衍生的方式 54
二、谁笑在了最后 56
(一)几次处理决定的分析 56
(二)没有赢家的结果 78
三、权利表达变化之分析 93
(一)乡镇政府与社会边界 93
(二)权利表达变异的原因 96
第三章 现实版的“丛林规则” 100
一、什么时候是结局 100
二、信访者和基层政府间的博弈游戏 104
(一)博弈论的简要说明 104
(二)一个信访的博弈分析 109
三、基层政府和上级机关之间的博弈分析 123
(一)博弈模型分析 124
(二)被理解为“激励”的施压 128
四、利益结构与权利表达 130
(一)利益结构的现代转型 131
(二)权利表达的现代转型 133
第四章 “零上访”的昭应大拆迁 140
一、大拆迁之前 140
(一)政府行动的经济学解释 144
(二)政府行动的法律解读 149
二、拆迁博弈的展开 152
(一)拆迁中的具体工作实施 152
(二)政府的策略分析 157
三、拆迁之后的思考 160
(一)“零上访”的结果 160
(二)程序正义的效应 162
(三)程序正义理念下从主导到服务的政府行为 164
(四)程序正义理念下从压制到疏导的信访理念 166
(五)程序正义理念下从无序到有序的权利表达 166
第五章 信访职业主义何以可能 168
一、改革路径的现实分析 168
(一)“强化论”与“弱化论” 168
(二)“废除论”与“折中论” 170
二、可资借鉴的外地经验 171
(一)基层经验总结 171
(二)对制度建构的启示 177
三、信访职业主义的建构路径 181
(一)职业组织和制度建构 183
(二)专门人才的引入 184
(三)信访信息化建设 187
(四)和谐使者 195
(五)数字信息村村通工程 201
(六)信访职业理念的深化——临界理论研究 203
结论 反思之后的反思 207
一、借域外之眼看中国信访 207
(一)从外文翻译看中国信访 207
(二)相关制度的比较 209
二、法治社会中的信访必要 217
(一)作为社会安全阀的信访制度 217
(二)当代中国需要信访制度 224
参考文献 235
附:图、表、案例和案例资料索引 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