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当前位置: 植物学 > 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植物学
  • 作 者:赵桂仿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030238122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1 绪论 1

1.1植物界 1

1.2植物的命名及分类 3

1.2.1植物的命名 3

1.2.2生物分类的阶层系统 3

1.2.3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4

1.3生物多样性 5

1.4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7

1.5植物学 7

2 植物细胞的特征及组织的形成 9

2.1植物细胞的特征 9

2.1.1植物细胞的大小和形状 9

2.1.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11

2.2植物的细胞分化和组织的形成 19

2.2.1细胞的生长与分化 19

2.2.2植物组织的概念及分类 20

2.2.3复合组织以及组织系统的概念 29

思考与探索 29

3 藻类植物 31

3.1蓝藻门(Cyanophyta) 31

3.1.1形态与构造 31

3.1.2繁殖 32

3.1.3生境与分布 33

3.1.4蓝藻门的分类及代表植物 33

3.2绿藻门(Chlorophyta) 35

3.2.1形态与构造 35

3.2.2繁殖 35

3.2.3分布与生境 36

3.2.4绿藻门的分类及代表植物 36

3.3红藻门(Rhodophyta) 40

3.3.1形态与构造 40

3.3.2繁殖 41

3.3.3分布与生境 41

3.3.4红藻门的分类及代表植物 41

3.4褐藻门(Phaeophyta) 43

3.4.1形态与构造 43

3.4.2繁殖 44

3.4.3分布与生境 45

3.4.4褐藻门的分类及代表植物 45

思考与探索 47

4 菌类植物 48

4.1细菌门(Bacteriophyta) 49

4.1.1细菌的形态和构造 49

4.1.2细菌的繁殖 49

4.2粘菌门(Myxomycophyta) 50

4.2.1粘菌门的一般特征 50

4.2.2粘菌门的代表植物 50

4.3真菌门(Eumycophyta) 51

4.3.1真菌的一般特征 51

4.3.2分类及代表植物 54

附:地衣植物(Lichens) 60

思考与探索 61

5 苔藓植物门(Bryophyta) 63

5.1苔藓植物的一般特征 63

5.1.1苔藓植物配子体的形态与结构 63

5.1.2苔藓植物的有性生殖 63

5.1.3苔藓植物胚的发育及孢子体的形态 64

5.1.4苔藓植物的分类 65

5.2苔纲 65

5.2.1苔纲植物的基本特征 65

5.2.2苔纲植物的代表植物 65

5.3藓纲 67

5.3.1藓纲植物的基本特征 67

5.3.2藓纲植物的代表植物 69

思考与探索 70

6 蕨类植物门(Pteridophyta) 71

6.1中柱类型 71

6.2蕨类植物的形态与结构 72

6.2.1蕨类植物孢子体的形态 73

6.2.2蕨类植物配子体的形态 74

6.2.3蕨类植物的分类 75

6.3石松亚门 75

6.4楔叶亚门 77

6.5真蕨亚门 79

思考与探索 81

7 裸子植物(Gymnospermae) 82

7.1裸子植物的特征 82

7.1.1孢子体发达 82

7.1.2具裸露胚珠,并形成种子 82

7.1.3配子体进一步退化,寄生在孢子体上 83

7.1.4形成花粉管,受精作用不再受水的限制 83

7.1.5具多胚现象 83

7.2裸子植物的生活史 84

7.2.1孢子叶球的形态与结构 84

7.2.2雌、雄配子体的发育及其结构 85

7.2.3传粉和受精 85

7.2.4胚胎发育和成熟 86

7.3裸子植物的分类和常见科属代表 88

7.3.1苏铁纲 88

7.3.2银杏纲 89

7.3.3松柏纲 91

7.3.4红豆杉纲 94

7.3.5买麻藤纲 96

7.4裸子植物的经济价值 97

7.4.1裸子植物的观赏和庭院绿化价值 97

7.4.2裸子植物的食用和药用价值 98

7.4.3裸子植物工业上的应用 98

思考与探索 98

8 被子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发育 99

8.1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99

8.2根 101

8.2.1根的初生生长和初生结构 103

8.2.2根的次生生长与次生结构 108

8.3茎 110

8.3.1茎的初生生长和初生结构 111

8.3.2茎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 114

8.3.3单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结构 119

8.4叶 119

8.4.1叶的组成 119

8.4.2叶的结构 120

8.4.3叶的发育 123

8.4.4叶对不同生境的适应 124

8.4.5落叶与离层 125

思考与探索 126

9 被子植物的繁殖 127

9.1花 128

9.1.1花的组成与基本结构 128

9.1.2花各部分结构的多样性及其演化 132

9.1.3花程式和花图式 133

9.1.4花序 134

9.2雄性生殖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137

9.2.1花药的发育 138

9.2.2小孢子的产生 139

9.2.3雄配子体的形成 140

9.2.4成熟花粉的结构与功能 140

9.3雌性生殖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142

9.3.1胚珠 142

9.3.2胚囊(雌配子体)的结构与发育 143

9.4传粉与受精 146

9.4.1传粉 146

9.4.2受精作用 147

9.5种子的形成 149

9.5.1胚的发育 149

9.5.2胚乳 151

9.5.3种皮的形成 152

9.6果实 152

9.6.1果实的类型 153

思考与探索 155

10 被子植物(Angiospermae)的分类 157

10.1被子植物的分类原则 157

10.2被子植物的分类系统 159

10.2.1恩格勒分类系统 159

10.2.2哈钦森分类系统 159

10.2.3塔赫他间分类系统 160

10.2.4克朗奎斯特分类系统 161

10.3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 162

10.4被子植物系统演化的两大学派 163

10.4.1恩格勒学派 163

10.4.2毛茛学派 164

10.5被子植物的分类 165

10.5.1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165

10.5.2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 196

思考与探索 206

11 植物的进化和系统发育 208

11.1植物进化的趋势和进化方式 209

11.1.1植物进化的趋势 209

11.1.2植物的进化式样 209

11.2生物进化的基本理论 211

11.2.1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211

11.2.2综合进化论 212

11.2.3分子进化的中性学说 212

11.3植物界的起源与进化 213

11.3.1地质年代与植物进化简史 213

11.3.2植物界的起源与进化简史 214

思考与探索 227

主要参考文献 228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