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王德胜主编
- 出 版 社: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33027742
- 标注页数:453 页
- PDF页数:463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63 ≥453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前言&王德胜 1
第一编 3
社会转型、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与当代美学发展&曾繁仁 3
美学研究:走两大系统融合之路&王元骧 7
审美·艺术·美学:新动向&杜书瀛 18
文化大发展的新局面和当下美学的机遇&程正民 24
去西方化与再中国化——全球化时代中国美学研究的问题与方法&代迅 30
中国美学的现代转化: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杨春时 47
“去”之三味:中国美学的当代建构意识&王德胜 55
转型期人文理性价值预设与深度美学重构&吴绍全 60
实践论美学、存在论美学的困境和转型期美学理论建构&马大康 68
审美现代性的时间意识——兼论转型期中国美学研究的当代意识问题&杨光 81
生存论转向与当代美学理论建构&宋伟 94
网络审美的人文逻辑与技术批判&欧阳友权 105
“审美”概念的分析&姚文放 115
论不同类型实践对美和审美的关系&张玉能 127
美学的多重反思和多元并进——由“美学在中国与中国美学”话题引发的思考&李丕显 138
日常生活美学的哲学反思——以现象学、解释学和语用学为视角&刘悦笛 149
现实关怀与问题意识:中国当代美学发展的出路&王汶成 159
都市化进程与中国美学的当代性问题&刘士林 172
从主体性意识美学转向主体间性身体美学&杨春时 刘连杰 180
第二编 193
中国审美经验的理论阐释与文艺美学的发展&王杰 193
文化转型与文艺美学研究&王德胜 肖寒 203
谈文艺美学的间性研究&李庆本 215
新时期小说美学发展的回顾&陈志华 226
建构“诗性身体”的身体美学——王小波《黄金时代》中“身体问题”的启示&唐善林 236
论中国美学的方法问题&朱存明 246
儒家思想之于当代美学建构的意义&程勇 260
人生精神与诗性品格:中国现代美学的启示&金雅 268
人格理想:美学史研究不容忽视的方面——我国先秦时代审美观念谈片&胡家祥 274
略论六朝文艺观与审美特征的认识问题&陶礼天 286
萨特美学思想对中国现当代美学的影响&伏爱华 294
论存在主义美学对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补充&孙丽君 304
第三编 313
生态存在论美学观在生态美学建构中的价值和意义&赵修洪 313
从生态中心主义到生态美学——生态美学意识形态本性探析&潘黎勇 320
转型的中国美学与日常生活的生态审美化&盖光 328
生态文明·生态美学·生态批评&王诺 张念红 338
自然美:生态伦理学的一个向度&范玉刚 360
试谈生态美学的前景、困境与出路&赵奎英 372
西方有没有生态美学&程相占 385
江南山水与中国审美文化的生成&吴海庆 389
第四编 397
从“生态美学”到“生态存在论美学观”&朱立元 栗永清 397
论曾繁仁先生的美育思想&朱志荣 405
曾繁仁美育思想论&刘彦顺 412
“生态关怀”与“生命关照”——曾繁仁生态美学研究的几个方面&薄景昕 422
生态家园的守望者——曾繁仁先生的“当代生态存在论美学观”&李雷 433
曾繁仁先生美学研究与学术成就述评——写在《曾繁仁美学文集》出版之际&卢政 442
附录:转型期中国美学问题学术研讨会暨《曾繁仁美学文集》出版座谈会综述&孟姝芳 刘颜玲 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