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宪政的价值之维pdf电子书下载 > 政治法律
宪政的价值之维
  • 作 者:陈俊著
  • 出 版 社: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210039853
  • 标注页数:224 页
  • PDF页数:235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35 ≥22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序 1

导言 1

第一章 宪政价值问题的凸显 5

一、政治文明与宪政价值研究 5

(一)中国近年来的宪政研究 5

(二)社会转型与政治文明视野下的宪政 7

(三)对我国近年来宪政研究的简要评析 12

二、宪政研究的价值学视野 26

(一)目前的宪政研究缺什么 26

(二)自由与民主:宪政价值研究的基本问题 33

三、宪政价值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40

(一)价值学方法 40

(二)基本研究思路 47

第二章 宪政的本质与特征 56

一、宪政要义 56

(一)宪政及其思想来源 56

(二)宪政与共和 59

(三)宪政与民主 60

二、宪政的本质与特征 62

(一)关于宪政本质的一般认识 62

(二)宪政平衡论 65

(三)宪政平衡论的现实意义 73

第三章 宪政的历史发展 80

一、西方宪政思想与实践的简单回顾 80

(一)西方宪政发展历程简述 80

(二)战后西方宪政的发展和变革的基本趋势 89

(三)西方宪政的发展及其变革对我国宪政制度改革的启示 92

二、中国的宪政思想与实践 94

(一)中国宪政理论与实践的发展阶段 94

(二)20世纪中国宪政思想的特点 96

(三)20世纪中国宪政发展的经验教训 101

第四章 宪政的目的性价值 109

一、民主与自由 109

(一)自由:宪政的终极价值 109

(二)民主:宪政的形式价值 111

(三)自由民主的宪政意义及其思辨 113

二、正义与秩序 121

(一)宪政正义的价值分析 121

(二)宪政秩序的概念及其内涵 132

三、人权的保障 135

(一)保障人权:宪政的首要价值 136

(二)人权保障:宪政价值的最高追求 136

(三)人权的宪政意义 138

第五章 宪政的工具性价值 143

一、权威与责任 143

(一)公共管理与宪政的相关性 143

(二)在宪政平台上重建公共管理的权威 148

(三)建构以宪政规制和导引的当代中国公共管理的责任意识 153

二、规范与程序 157

(一)目前宪法学者对程序问题的研究概况 157

(二)程序在宪政建设中的地位 160

(三)宪法程序的价值及其独立性 162

(四)宪法程序的建构模式 168

三、稳定与适应 173

第六章 科学发展观的宪政价值 186

一、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 186

二、科学发展观对宪政建设的指导作用 189

(一)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宪政发展的科学理论 190

(二)科学发展观指导宪政建设的体现 191

三、科学发展观对宪政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193

(一)宪政要更好地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193

(二)权利至上:科学发展观要求社会主义宪政要更加尊重公民的宪法权利 195

(三)权力制约:宪政视野下政府职能的转变 196

(四)宪政实施要更有力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197

第七章 中国宪政的科学发展 200

一、关于宪政发展的一般思考 200

(一)宪政发展与政治发展 200

(二)关于中国宪政发展理论的初步探索 203

二、中国宪政发展的内核分析 203

三、中国宪政发展的基本条件 206

四、我国宪政发展的科学之路 208

(一)进一步加强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08

(二)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宪政模式 209

(三)培育宪政文化,转变宪法观念 211

(四)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建立违宪审查制度 212

(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修订宪法 213

参考文献 216

后记 223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