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张舜徽与清代学术史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 哲学宗教

- 作 者:刘筱红著
- 出 版 社: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562231394
- 标注页数:279 页
- PDF页数:293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93 ≥279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论 1
一、源于许、郑,归综清学—清代学术史在张舜徽学术研究中的地位 5
(一)“今人具此根柢者甚罕” 5
(二)“循分守素,坚忍待时” 15
二、追求清学的真面目—张舜徽清代学术史研究的贡献之一 24
(一)清代学术著作的全面整理与研究 24
(二)评判清学流变的双重标准 27
(三)汉宋之学的研究 57
三、朴学源于宋代学术—张舜徽清代学术史研究的贡献之二 98
(一)宋代学术开清学之先 98
(二)“经学即理学”的解读 114
四、述论扬学—张舜徽清代学术史研究的贡献之三 123
(一)探索扬学的特点 124
(二)扬学源流 138
(三)扬学兴盛的原因 146
(四)扬学在清学史上的地位 152
五、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张舜徽清代学术史研究的贡献之四 160
(一)究其学术之得失,核其学识之深浅 161
(二)穷濡渐之迹,述讲习之益 196
六、继承与超越—张舜徽清代学术史研究的特点 211
(一)学术渊源与学术特点 211
(二)兼容并包的思想方法 236
(三)学术论和文化观 247
主要参考文献 272
后记 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