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陈喜乐主编
- 出 版 社: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61532454
- 标注页数:240 页
- PDF页数:247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47 ≥240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论 1
第一节 自然辩证法学科 1
第二节 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 8
第三节 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方法 11
第一篇 自然观 16
第一章 自然观的历史演化 16
第一节 西方古代的自然观 16
第二节 中国古代自然观的产生与发展 24
第三节 西方近代自然观的主要特征 26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32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产生 32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主要内容 37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发展 43
第三章 当代自然观的发展 49
第一节 当代自然观的新探索 49
第二节 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58
第二篇 科学技术方法论 68
第四章 科学认识与科学方法 68
第一节 科学认识的结构与功能 68
第二节 科学方法的认识论意义 72
第三节 科学方法的体系结构 74
第五章 科学发现方法 79
第一节 科学问题 79
第二节 科学事实 85
第三节 科学事实发现的方法 90
第六章 科学抽象方法 97
第一节 科学抽象及其作用 97
第二节 科学抽象的逻辑方法 100
第三节 科学抽象的非逻辑方法 107
第四节 科学抽象的量化方法 112
第五节 创造性思维及其方法 122
第七章 科学理论建构方法 128
第一节 科学假说是通往科学理论的桥梁 128
第二节 科学理论及其结构 135
第三节 科学理论体系化方法 138
第四节 科学理论的评价方法 143
第五节 科学理论的解释方法 147
第八章 技术方法与技术创新 154
第一节 技术方法 154
第二节 技术创新及其模式 161
第三篇 科学技术观 170
第九章 科学技术系统 170
第一节 科学技术的性质 170
第二节 科学技术的体系结构 175
第三节 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 180
第十章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模式 190
第一节 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机制 190
第二节 科学技术发展的外在条件 194
第三节 科学发展模式 198
第十一章 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204
第一节 科学技术的经济支撑功能 204
第二节 科学技术的民生保障功能 208
第三节 科学技术的精神文明功能 213
第四节 科学技术的政治文明功能 218
第十二章 当代科学技术重大问题探讨 221
第一节 科学技术的价值 221
第二节 科技创新的社会伦理 229
参考文献 237
后记 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