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隔”与“不隔”的循环  钱钟书“化境”论的再阐释
  • 作 者:于德英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32746804
  • 标注页数:285 页
  • PDF页数:296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96 ≥285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通人”钱锺书的生平、主要著作与翻译成就简介 3

第二节 钱锺书翻译思想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

第三节 本书的研究内容、方法及意义 22

第二章 “化境”论溯源 29

第一节 “化境”论的哲学美学渊源 32

第二节 “化境”论提出的译论背景 42

2.2.1“化境”论与“译即通”、“失本成译” 43

2.2.2“化境”论与“信、达、雅” 45

2.2.3“化境”论与文学翻译“神韵”、“气韵”、“神似”论 49

第三节 “化境”论与“打通”思想 56

2.3.1钱锺书“打通”思想的背景与基本内涵 56

2.3.2“化境”论与“打通”:在异同间寻求不隔 62

第三章 文学翻译的起点:文学文本的生成 71

第一节 多义性、隐喻性的诗意语言观:文学文本意义的开放性 76

第二节 作者与文学文本:作者意图的不确定性 88

第三节 文学文本生成的互文性特征:原作和作者权威的消解 96

第四节 文学文本与世界:想象造境与文本的自足性 108

第五节 钱锺书文学文本生成观对“化境”论翻译观的启示 117

第四章 文学翻译的过程:诗意跨越时空之旅 125

第一节 文学翻译过程概述 128

第二节 钱锺书的文本理解观:居中阐释 136

4.2.1“阐释的循环”在西方:主客对立中多样化阐释的可能 138

4.2.2中国的阐释传统:居中性 142

4.2.3钱锺书“阐释的循环”:探求文本之“志”与阐释的多样化 146

4.2.4文学文本的阐释:义主于一而亦可游移 151

第三节 文学翻译的过程:主体间性关系中的审美创造 155

4.3.1“理想”阐释者/译者的历史性视域 157

4.3.2“人心之通天”:他我交融的主体间性对话与审美创造 162

4.3.3主体间性翻译过程论中的翻译策略:厥中 172

第五章 译文的生命 183

第一节 “讹”“化”相生与译文的生命 185

5.1.1“化境”论:“讹”“化”相生 186

5.1.2文学翻译过程中的“讹”:译文生命的诞生 190

5.1.2.1“讹”之于文学文本的理解:一切理解都是“误解” 191

5.1.2.2“讹”之于译文的生成:另一种形式的写作 196

5.1.3译文与原文:二元对立关系的消解 199

第二节 译文作为“媒”与“诱”:通往与原文“不隔”的途中 204

第三节 译文在译入语文化中的游历 217

第六章 结论:“化境”论的当代意义与理论反思 231

第一节 中西思维方式与西方哲学的诗化转向 234

第二节 “化境”论与西方译论的对话 242

6.2.1“象思维”视域中的中国译论特征 242

6.2.2“化境”论与西方译论:诗与思的对话 245

6.2.2.1“化境”论之动态的、整体的、和谐的圆融性特征 246

6.2.2.2西方译论形态之分割的、对抗的线性特征 251

参考文献 260

后记 283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