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孙锦林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507326420
- 标注页数:470 页
- PDF页数:492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92 ≥470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2007—2008年环太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分析 1
一、注重科学发展 全面推进环太湖地区现代化建设 3
(一)苏南地区基本现代化的指标体系研究 3
(二)迈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创新实践——无锡创新发展模式的实践与启示 17
二、转变发展方式 实现环太湖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31
(一)基于市场交易效率的织里童装产业升级研究 31
(二)成长期民营企业迫切需要进行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以湖州市为例 40
(三)环太湖地区循环经济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探究——以苏州市为例 51
(四)先行较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以苏州市为例 59
(五)苏南率先打造生态经济之设想 67
(六)环太湖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策略研究 73
(七)锡山区发展循环经济实践的思考 81
(八)常州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产业提升的战略选择 87
(九)环太湖地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构想 105
三、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环太湖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13
(一)努力打造坚实的新农村经济基础——苏州农村村级经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113
(二)常州农民集中居住研究 122
(三)环太湖地区外来务工人员生存现状与管理模式研究 139
(四)农民工流动的新趋向及其对环太湖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153
(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湖州模式”的路径选择及启示 165
(六)环太湖地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现状与对策 177
四、加强文化建设 推动环太湖地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185
(一)嘉兴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185
(二)环太湖文化传统及文化现代化 198
(三)对湖州生态文化建设的几点断想 207
(四)环太湖创新文化建设路径研究 212
(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引领常州和谐文化建设 219
五、健全管理机制 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229
(一)湖州市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 229
(二)加快推进苏南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研究 241
(三)风险社会视角下的环太湖地区社会管理 253
(四)苏南地区民营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 259
六、建设生态文明 实现环太湖地区可持续发展 269
(一)努力构建环太湖流域的生态文明——太湖蓝藻暴发引发的思考 269
(二)来自水危机的警示 282
(三)政府有效协作治理太湖水污染 287
(四)太湖水污染治理:完善机制迫在眉睫 295
(五)环太湖城市生态建设指标研究 301
七、坚持以人为本 促进环太湖地区社会和谐 315
(一)常州建设全国文明城市构建和谐社会的对策研究 315
(二)从慈善常州到和谐常州 330
(三)构建和谐湖州中的社会稳定问题研究——基于湖州市乡镇(街道)稳定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341
(四)坚持以人为本,共享共建和谐宜人新无锡 350
(五)环太湖地区旅游业和谐发展的现状和路径选择 358
(六)幸福先行在江阴——幸福江阴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创新 365
八、完善法律体系 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379
(一)关于民主法治社区建设的调查与思考——以湖州市为例 379
(二)体制内弱势群体的法律保障研究 387
(三)关于嘉兴市基层民主发展现状的法学思考——主要以村务公开为分析案例 395
九、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建设服务型政府 405
(一)环太湖区域政府合作公共管理视角缺失的审视 405
(二)“湖州模式”与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 415
(三)环太湖区域公共治理的合作与创新 422
十、以改革创新精神 着力加强基层党的建设 433
(一)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地位作用问题研究——对嘉兴市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调查思考 433
(二)从“活动”试点到“制度”推行——农村基层党组织创新实践的一种脉络 446
(三)加强苏南干部作风建设的几点思考 455
(四)昆山市非公经济党建工作的创新与思考 461
后记 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