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政治学思想史pdf电子书下载 > 政治法律
政治学思想史
  • 作 者:宝成关主编
  • 出 版 社: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535544029
  • 标注页数:668 页
  • PDF页数:695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8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695 ≥668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总序&汝信 1

导论 1

第一章 古典希腊城邦时期政治学思想的产生 1

第一节 城邦的政治特征及其对政治学思想的影响 2

第二节 早期自然哲学家对政治学思想的影响 12

第三节 智者和苏格拉底对政治哲学的贡献 16

第四节 柏拉图的政治哲学 22

第五节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的创立者 37

第二章 世界帝国时代政治学思想的嬗变 52

第一节 帝国时代的政治状况与政治观念的变革 53

第二节 斯多葛派的“伦理—政治学” 57

第三节 希腊政治学向罗马的转移 63

第四节 罗马法学对政治学思想的影响 71

第五节 罗马基督教政治学思想 75

第三章 中世纪西欧基督教政治学思想 82

第一节 中世纪西欧的社会政治状况及其对政治学的影响 83

第二节 教权与王权斗争中的政治思想 91

第三节 罗马法复兴和亚里士多德革命对政治学的影响 100

第四章 西方近代政治学理论的奠基 108

第一节 西方近代政治学形成的社会基础 108

第二节 国家的新概念与近代政治学的奠基者 115

第五章 近代政治学体系的建立与理论的发展 127

第一节 十七八世纪的欧洲社会与英法资产阶级革命 127

第二节 霍布斯与政治学的新体系 137

第三节 洛克与孟德斯鸠的自由主义政治学体系 149

第四节 卢梭的民主主义政治学体系 164

第五节 黑格尔的法哲学体系 172

第六章 19世纪政治学理论的发展与演变 180

第一节 19世纪的欧洲社会 180

第二节 自由主义思想的发展与演变 187

第三节 社会主义思潮的兴起 196

第七章 西方现代政治学的产生 201

第一节 西方现代政治学产生的社会条件 201

第二节 西方现代政治学产生的主要标志 207

第三节 西方现代政治学学科的建立 212

第四节 “国家主义”政治学的主要特征 217

第八章 早期行为主义政治学 220

第一节 行为主义革命对政治学的影响 220

第二节 政治学研究方法的演变 228

第三节 早期行为主义政治学的基本特征 233

第九章 行为主义政治学的鼎盛时期 238

第一节 行为主义政治学兴盛的原因及特点 238

第二节 政治决策理论 243

第三节 政治系统理论 257

第四节 政治发展理论 275

第五节 政治文化理论 291

第六节 国际关系理论 305

第十章 政治哲学的复兴 311

第一节 行为主义政治学的危机与政治哲学的复兴 311

第二节 从哈耶克的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到波普的“开放的社会” 314

第三节 罗尔斯的正义论 325

第四节 诺齐克的政治乌托邦 338

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政治研究 345

第一节 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研究 345

第二节 中国古代政治学说的若干特点 383

第二章 政治学在近代中国的产生与确立 388

第一节 政治学在近代中国产生的社会背景 388

第二节 戊戌维新与近代中国政治学的产生 397

第三节 辛亥革命与政治学在近代中国的确立 425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在中国的传播 439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在中国传播的社会历史条件 439

第二节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在中国的初步传播 447

第三节 列宁、共产国际的民主革命理论在中国的传播 475

第四节 1949年以前中国教育、学术界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496

第四章 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建立 509

第一节 毛泽东与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新发展 511

第二节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形成原因 524

第三节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基本内容 533

第四节 毛泽东初级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原因和基本内容 554

第五节 毛泽东初级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地位 586

第六节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曲折探索 600

第五章 政治学在当代中国:从中断、恢复到发展 615

第一节 邓小平对中国政治学的贡献 615

第二节 当代中国的政治学研究 637

后记 667

购买PDF格式(18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