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当前位置: 空间生产的政治社会学 都市大开发 > 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空间生产的政治社会学  都市大开发
  • 作 者:陈映芳等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32552832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18

立即购买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序章 城市开发的正当性危机与合理性空间—中国的“城市奇迹”何以可能 1

一、城市开发的正当性危机 2

二、城市政府的机会结构和城市开发的合理性空间 8

三、动迁居民:未被转换成公平正义的补偿愿望和动迁创伤 22

四、进一步的讨论 31

第一部分 41

引子 80年代以来上海的“城市更新” 41

一、关于“城市更新” 41

二、上海的“城市更新”历程 43

三、重大动迁工程与动迁居民安置基地 53

第一章 郊区动迁安置基地—居民的生活空间如何被生产 62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意识 62

二、动迁安置基地产生的背景及脉络 65

三、政府主导的空间安排 73

四、空间再生产:居民日常生活中的空间实践 106

五、结论与讨论 119

第二章 农民集中居住区—居住形态与日常生活 132

一、农民集中居住区:由来及问题 132

二、上海市嘉定区H小区的实例 143

三、居住转变是否推进人的城市化? 150

四、简要的总结 174

第三章 动迁与居民家庭结构的变动 191

一、导论 191

二、调查点及其背景 198

三、动迁前后居民家庭结构及居住模式的演变 210

四、总结与讨论 235

第四章 成为“新城人”—社区身份认同的型塑 248

一、研究问题的说明与既有文献综述 248

二、研究对象、方法与分析框架 256

三、“松江新城”发展脉络及其概念的推广 266

四、“成为新城人”—JZ社区居民自我新身份认同的获得过程 273

五、“新城人”自我身份认同与他者身份确认间的非重合性 289

六、讨论与反思 298

第二部分 311

第五章 业主的权利实践—业委会的名与实 311

一、研究的缘起 311

二、基本事实:业委会成立过程 332

三、W小区权力结构分析 337

四、业委会个案对照研究 355

五、反思与讨论 358

第六章 都市邻里的形成—从“业主”到“市民” 376

一、导论 376

二、邻里关系与公民参与的事实 386

三、邻里关系产生的基础及其逻辑 399

四、邻里关系中的公民参与:从“业主”到“市民” 410

五、结论与讨论 417

第三部分 443

第七章 城市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摩登上海”的更新 443

一、引论:本研究的理论视野及对象、方法 443

二、国外历史文化风貌区的保护体制与机制 452

三、作为历史文化风貌保护推动力的政府行为 463

四、作为风貌区空间生产原动力的资本投入 478

五、作为风貌区空间特殊性的文化形式 492

六、总结与反思 503

第八章 文化产业园区—文化在空间生产中的结构性作用 514

一、导论 514

二、创意产业的发展与现状 531

三、从老工业建筑到创意产业园区的空间再生产 538

四、自由艺术家:群体与空间生产 550

五、结论与反思 566

第四部分 579

第九章 廉租房的空间政治—政策为什么难以落实 579

一、问题说明 579

二、廉租房政策产生的社会背景及福利逻辑 585

三、国家的视角:城镇廉租房政策设计和执行的困境 595

四、底层的视角:保障政策下廉租家庭居住生活的现实 607

五、总结与反思 636

第十章 开发体制与城市准入制—住房吸纳与住房排斥 653

一、土地开发与城市的吸纳/排斥 654

二、城市门户开放与市民待遇体系的演变 658

三、为什么是“合法固定住所”:对乡城迁移人员的空间/住房排斥 672

四、结语 677

后记 681

购买PDF格式(18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