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文艺美学pdf电子书下载 > 文学
文艺美学
  • 作 者:胡经之著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7301008198
  • 标注页数:426 页
  • PDF页数:441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3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41 ≥42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论文艺美学:美学与诗学的融合 1

一 文艺美学研究的多元取向和研究方法的嬗变 2

二 文艺美学对艺术活动系统奥秘的揭示 9

三 文艺美学对多层审美规律的把握 11

四 文艺美学对艺术生命底蕴的深拓 16

第一章 审美活动:审美主客体的交流与统一 19

第一节 审美活动中的主体与客体 21

第二节 作为人类特殊维度的审美活动 27

第三节 人类审美活动的特点 32

第四节 审美主客体的交流契合 36

第五节 审美主体心灵奥秘的洞悉 44

第二章 审美体验:艺术本质的核心 53

第一节 审美体验与非审美体验 56

第二节 审美体验的发生与层次 62

一 对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静态考察 62

二 对主客体合一——审美体验的动态过程考察 64

第三节 审美体验的特性 74

一 审美体验的模糊性和直觉超越性 74

二 审美体验的激情性和随机性 75

三 审美体验的流动深化性 76

四 审美体验的双向建构性 77

五 审美体验的二象性特征 78

第四节 审美体验的层次性和拓展性序列 80

一 “兴”与移情 81

二 神思与想象 86

三 兴会与灵感 99

第三章 审美超越:艺术审美价值的本质 115

第一节 艺术与审美 117

第二节 艺术与非艺术 121

第三节 艺术与审美的辩证关系 127

第四节 艺术审美价值的本质和特征 130

第四章 艺术掌握:人与世界的多维关系 137

第一节 人对世界的审美掌握 139

第二节 艺术掌握与意象思维 144

第三节 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 151

第五章 艺术本体之真:生命之敞亮和体验之升华 163

第一节 艺术真实即艺术生命的敞亮 165

第二节 真的世界的二极:艺术与科学 171

第三节 艺术真实在于作家主体体验评价的真实 174

第四节 艺术真实是作品反映主客体的审美关系的真实 179

第六章 艺术的审美构成:作为深层创构的艺术美 187

第一节 艺术创造是美的创造 187

第二节 艺术美构成的三个层次 191

第三节 艺术内容与美丑对照 195

第四节 否定性艺术形象的审美价值 198

第五节 艺术美构成的层次 200

第七章 艺术形象:审美意象及其符号化 203

第一节 艺术形象与非艺术形象 205

第二节 艺术形象与审美意象 210

第三节 审美意象的特性 216

第四节 审美意象的结构方式 223

第五节 审美意象的符号化 234

第六节 艺术形象是有机整体 238

第八章 艺术意境:艺术本体的深层结构 249

第一节 艺术意境的审美生成 251

第二节 审美意境构成的三个层面 259

第三节 艺术意境的审美特征 267

一 虚实相生的取境美 268

二 意与境浑的情性美 271

三 深邃悠远的韵味美 276

第四节 艺术意境的品类 281

第五节 艺术意境与人生感悟 288

第九章 艺术形态:艺术形态学脉动及其审美特性 293

第一节 对艺术形态分类的自觉 295

第二节 艺术分类的美学原则 299

第三节 作为整体序列的艺术种类 305

第四节 艺术诸形态的审美特性 310

一 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 310

二 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 320

三 绘画艺术的审美特征 322

四 文学的审美特征 325

五 戏剧艺术的审美特征 332

六 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 336

七 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 342

八 电影艺术的审美特征 345

第十章 艺术阐释接受:文艺审美价值的实现 363

第一节 艺术阐释学和接受美学的意义 365

第二节 艺术欣赏(二度体验)的心理特点 372

第三节 艺术接受与艺术主体性特征 377

第十一章 艺术审美教育:人的感性的审美生成 385

第一节 从文化哲学的高度看艺术审美教育 388

第二节 艺术审美教育与精神文明的关系 395

第三节 艺术审美教育的过程与特性 401

第四节 艺术审美的铸灵性和人的审美生成 408

文无止境修订后记 412

购买PDF格式(13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