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pdf电子书下载 > 工业技术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
  • 作 者:冯磊,王立波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9787811241327
  • 标注页数:166 页
  • PDF页数:176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8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76 ≥16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1章 概论 1

1.1互换性及分类 1

1.1.1互换性定义 1

1.1.2互换性的作用 1

1.1.3互换性的分类与条件 1

1.1.4互换性的条件 2

1.1.5加工误差及对互换性的影响 2

1.2标准与标准化 4

1.2.1标准化 4

1.2.2优先数系 4

1.3技术测量 5

1.4本课程的特点与要求 5

思考题 6

第2章 光滑圆柱体的公差与配合 7

2.1概述 7

2.2公差配合的基本术语及定义 7

2.2.1孔和轴 7

2.2.2有关尺寸的术语及定义 8

2.2.3尺寸偏差与公差 9

2.2.4公差带图解 10

2.2.5有关配合的术语及定义 12

2.2.6配合的基准制 13

2.3极限与配合国家标准 14

2.3.1标准公差 14

2.3.2基本偏差与公差带 16

2.3.3常用及优先选用的公差带与配合 21

2.3.4标准温度 24

2.3.5一般公差——线性和角度尺寸的未注公差 24

2.4公差与配合的选择 25

2.4.1基准制的选择 26

2.4.2公差等级的选择 27

2.4.3配合的选择 29

思考题 34

第3章 技术测量基础 36

3.1概述 36

3.2长度单位和尺寸传递 36

3.2.1长度单位与米定义 36

3.2.2量块 37

3.2.3线纹尺 39

3.3计量器具与测量方法的分类 40

3.3.1计量器具 40

3.3.2测量方法分类 40

3.3.3计量器具的度量指标 41

3.4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 41

3.4.1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 42

3.4.2测量误差分类 43

3.4.3测量误差的处理 45

3.4.4不确定度 48

3.5三坐标测量机简介 49

3.5.1三坐标测量机结构与分类 49

3.5.2三坐标测量机的工作原理 50

3.5.3测头 50

3.5.4测量机的控制 51

3.5.5测量软件及软件包 51

3.5.6三坐标测量机的应用 51

3.6光滑工件尺寸的检验 52

3.6.1标准的适用范围 52

3.6.2验收原则 52

3.6.3验收极限的确定 52

3.6.4计量器具的选择 53

思考题 55

第4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测量 57

4.1概述 57

4.1.1形位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对使用性能的影响 57

4.1.2零件的几何要素与形位误差 57

4.1.3形位公差特征项目与符号 58

4.1.4形位公差的标注 59

4.1.5形位误差的检测原则 62

4.1.6形位误差的评定准则 62

4.1.7形位公差带 63

4.1.8基准与三基面体系 64

4.2形状公差与形状误差测量 65

4.3形状或位置公差及误差测量 67

4.4位置公差与位置误差测量 69

4.4.1定向公差与定向误差测量 69

4.4.2定位公差与定位误差测量 71

4.4.3跳动公差与跳动误差测量 72

4.5公差原则 75

4.5.1有关公差原则的基本概念 75

4.5.2公差原则 76

4.6形位公差选择 80

4.6.1形位公差项目的选择 80

4.6.2基准的选择 80

4.6.3形位公差等级的选择 81

4.6.4公差原则的选择 84

4.6.5未注出形位公差的有关规定 84

思考题 87

第5章 表面粗糙度与测量 91

5.1概述 91

5.1.1表面粗糙度的定义 91

5.1.2表面粗糙度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 91

5.2表面粗糙度的评定 91

5.2.1取样长度和评定长度 92

5.2.2基准线 92

5.2.3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 93

5.2.4表面粗糙度数值 94

5.3表面粗糙度的选用 95

5.3.1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的选择 95

5.3.2表面粗糙度参数值的选择原则及典型参数值的应用示例 95

5.3.3表面粗糙度符号及其在图样上的标注 97

5.4表面粗糙度的检测 99

5.4.1比较法 99

5.4.2光切法 99

5.4.3光波干涉法 100

5.4.4感触法 100

5.4.5印模法 100

思考题 101

第6章 光滑极限量规设计 102

6.1概述 102

6.1.1量规检验 102

6.1.2量规种类 103

6.2量规公差带 103

6.3工作量规设计 104

思考题 108

第7章 典型零件的公差配合与测量 109

7.1平键、花键联结的公差配合与测量 109

7.1.1概述 109

7.1.2平键联结的公差与配合 109

7.1.3矩形花键联结 112

7.1.4键与花键测量 116

7.2普通螺纹结合的公差配合与测量 119

7.2.1概述 119

7.2.2普通螺纹几何参数对互换性的影响 120

7.2.3普通螺纹的公差与配合 122

7.2.4螺纹的测量 127

7.3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 129

7.3.1概述 129

7.3.2滚动轴承的精度等级及应用 129

7.3.3滚动轴承的内、外径公差带 130

7.3.4滚动轴承的配合及选用 131

思考题 136

第8章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公差与测量 137

8.1概述 137

8.1.1齿轮的使用要求 137

8.1.2齿轮加工误差产生的原因 138

8.2直齿圆柱齿轮精度的评定指标与误差测量 138

8.2.1齿轮传动准确性的评定指标与误差测量 138

8.2.2齿轮传动平稳性的评定指标与测量 142

8.2.3齿轮传递载荷均匀性的评定指标与测量 144

8.2.4齿轮副的侧隙及其评定指标 146

8.3渐开线圆柱齿轮公差标准 147

8.3.1圆柱齿轮国家标准的组成 147

8.3.2圆柱齿轮国家标准的应用 154

思考题 156

第9章 尺寸链 157

9.1概述 157

9.1.1尺寸链的定义 157

9.1.2尺寸链的特点 157

9.1.3尺寸链的种类 158

9.1.4尺寸链的组成 158

9.1.5尺寸链图 158

9.2用极值法解算尺寸链 159

9.2.1极值法解算尺寸链的基本步骤和公式 159

9.2.2极值法解正计算问题 160

9.2.3极值法解中间计算问题 161

9.2.4极值法解反计算问题 162

思考题 165

购买PDF格式(8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