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礼化诗学  诗教理论的生成轨迹
  • 作 者:陈桐生著
  • 出 版 社:北京:学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07732429
  • 标注页数:279 页
  • PDF页数:285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85 ≥279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论 1

一、礼乐与诗教 3

二、儒家与诗教 9

三、诗教与经子之学 13

四、诗教的两个层次 16

五、诗教理论发展的五个阶段 17

第一章 论先秦两汉说《诗》体系的生成 19

一、从训诂到义理的单篇作品解说模式的生成 20

二、《孔子诗论》:《诗经》四类诗大旨的首次概括 25

三、“四始说”:中国第一个说《诗》体系 29

四、《毛诗序》:始于《关雎》的说《诗》体系的最后完成 46

第二章 论“言志” 52

一、诗歌表达志意 54

二、以心定志 58

三、依违于情志之间 64

第三章 论美刺 67

一、《诗经》中的美刺思想表述 68

二、春秋战国秦汉之际美刺思想的发展 73

三、三家诗的美刺学说 78

四、《毛诗序》的美刺思想 83

第四章 论“《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88

一、中和思想的哲学依据 90

二、礼所以制中 93

三、乐以发和 101

四、中和与诗教 110

第五章 论兴观群怨 113

一、论“兴” 114

二、论“观” 121

三、论“群” 128

四、论“怨” 132

五、附论事父、事君、博物 135

第六章 论性情 137

一、西周春秋的性情学说 138

二、孔子的性情思想 144

三、孔子后学对性情内涵的发掘 154

四、孔子后学对诗乐抒写性情的体认 160

五、孟子、荀子、告子的性情理论 164

六、儒家文艺思想发展的主线 168

第七章 论《诗》教 171

一、《礼记·经解》的写作年代 173

二、《礼记·经解》的《诗》教观 179

三、《礼记·经解》在诗教思想发展史上的地位 183

第八章 论“六诗”“六义” 187

一、对“六诗”“六义”阐释历史的简要回顾 189

二、“六诗”“六义”本义 203

三、“六诗”“六义”的三层引申 207

第九章 论孔子删《诗》说 212

一、认同孔子删《诗》说的主要理由 213

二、对孔子删《诗》说的质疑 217

三、孔子删述六经 223

四、孔子删《诗》说对诗教理论的意义 227

第十章 论正变 231

一、朱自清正变研究平议 232

二、正变说源于经权说 238

三、正变说的理论价值 248

四、附论正变理论的流变 251

第十一章 《毛诗序》对诗教理论的总结 256

一、《毛诗序》写作年代考 257

二、《毛诗序》对诗教理论的全面总结 262

三、如何评价儒家诗教理论 272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