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冰期白云山pdf电子书下载 > 天文地球
冰期白云山
  • 作 者:施满堂,俞建长著
  • 出 版 社:北京:地质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116060982
  • 标注页数:156 页
  • PDF页数:166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8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66 ≥15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一、白云山的地理位置 1

二、白云山景区的地层与岩石 1

三、冰川的基本概念 3

四、白云山周围4条溪谷及旁侧山坡上的第四纪冰川遗迹 4

(一)冰川擦痕 4

1.冰川擦痕的基本概念 4

2.本考察区的擦痕具有冰川擦痕的各种特征 5

(1)擦痕分布很广,同组产状稳定 5

(2)擦痕的形态特征 5

(3)擦痕在急剧转折的起伏岩面上连续延伸 11

(二)冰蚀割痕 13

1.直线形割痕 13

2.弧形割痕 14

(三)冰川擦槽及其特征 16

1.很多擦槽成片展布,大量擦槽和擦痕一样,也是在急剧转折的磨光岩面上连续延展 16

2.单个擦槽的形态不但奇特、多样,而且内部和边棱全被磨光 20

3.冰川作用下岩石的塑性变形 21

(四)山坡上的冰溜沟痕 23

(五)压坑和磨压坑 24

(六)冰蚀“新月形凿口”和“新月形裂纹” 29

(七)本考察区冰川底部的岩石表层在冰川作用下所引发的韧性剪切带 37

1.韧性剪切带的基本概念 38

2.韧性剪切带中的新生面理及显微特征 39

3.冰川作用引发韧性剪切带可能有的主要影响因素 40

4.本考察区韧性剪切带的特征 42

(1)露头上宏观韧性剪切带的特征 42

(2)本考察区冰蚀韧性剪切带的微观分析 48

(3)本区韧性剪切带存在的超微观证据 85

5.本考察区韧性剪切带肯定是冰川作用形成的 97

(1)韧性剪切带的产状在岩洞周边急速变化,而且仅限于表层 97

(2)溪槽中存在大量没有韧性剪切带的空当 103

(3)韧性剪切带只出现在溪谷中冰川作用地段很浅的岩面上,溪谷旁侧新开路上的岩石保持原生结构 104

(八)冰川漂砾 107

1.冰川漂砾的基本概念 107

2.本考察区冰川漂砾的特征 108

(九)冰蚀岩洞 121

1.冰臼、壶穴之争 121

2.冰蚀岩洞的成因分析 121

3.本考察区的冰蚀岩洞的特征及成因分析 124

(1)数量很多,在花岗岩和火山岩上,在基岩和漂砾上都有 124

(2)大小不一,形态多样 124

(3)考察区冰蚀岩洞的成因分析 124

(4)水蚀环痕是叠加于冰蚀遗迹之上的 126

(5)壶穴说或冰臼说都无法解释围椅状的冰蚀构造——“壁龛” 127

(6)壶穴说或冰臼说都无法解释水平岩洞 129

(十)冰川地貌 130

1.雪线附近的地貌景观 130

2.冰冻裂石及其成因分析 130

3.本区冰川谷的特征及成因分析 133

(1)冰斗-山谷冰川 133

(2)冰下河的下蚀作用 133

4.冰坎与冰盆 138

(十一)结论 139

五、相关的几个问题的释疑 140

(一)中国东部果真不可能有古冰川活动吗? 140

(二)本地区古冰川活动条件的探讨 144

1.海拔高度问题 144

2.雪线高度的问题 146

3.冰川活动区的生态问题 148

4.溪床中的古冰川遗迹能否保存至今 153

六、白云山地区古冰川遗迹发现的意义 154

七、关于冰期问题 155

参考文献 156

购买PDF格式(8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