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夏基康编
- 出 版 社:南京农业大学植保系农虫教研组
- 出版年份:1986
- ISBN:
- 标注页数:164 页
- PDF页数:171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71 ≥16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引言 1
第一章 基本概念 1
1.1 计数与计量 1
1.2 试验误差 1
1.3 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 1
1.4 正态分布 3
1.5 平均数的局限性 4
1.6 平均离差 4
1.7 方差 4
1.8 全距 7
1.9 变异系数与精密度 8
第二章 昆虫空间分布型 10
2.1 空间分布型 10
2.2 频次分布 10
2.2.1 正二项分布 12
2.2.2 泊松级数 13
2.2.3 负二项分布 15
2.2.4 奈曼分布 20
2.2.5 数据转换 23
2.3 种群的空间分布 27
2.3.1 随机分布 28
2.3.2 均匀分布 28
2.4 聚集分布 29
2.4.1 聚集分布的多样性 29
2.4.2 负二项分布 29
2.4.3 另外一些聚集性频次分布 30
2.4 结语 31
第三章 种群分布型调查方法与资料分析 32
3.1 种群分布型调查的方法 32
3.1.1 连片检查法 32
3.1.2 分层随机抽样 32
3.1.3 两级随机抽样 33
3.2 资料分析 33
3.2.1 泊松级数适合性的快速测定 34
3.2.2 方差与平均数之比 34
3.2.3 卡方适合性测验 36
3.2.4 作为均匀分布近似模式—正二项分布的使用方法 37
3.2.5 负二项适合性测验(大样本n>50) 38
3.2.6 负二项适合性测验(小样本n<50) 39
3.2.7 一组样本公共k值的计算 46
3.2.8 Taylor指数法则 48
3.3 离散性指标 51
3.3.1 基于方差与平均数之比的一些指标 51
3.3.2 负二项的k值 52
3.3.3 Taylor指数法则的b值 53
3.2.4 Morisita扩散性指标 54
第四章 常规抽样 57
4.1 有关名词解释 57
4.1.1 总体与种群 57
4.1.2 抽样单位 57
4.1.3 样本 57
4.1.4 放回抽样与不放回抽样 57
4.1.5 统计数与参数 57
4.1.6 误差与差异 57
4.2 总体与样本的关系 58
4.3 抽样调查种类与记载方法 60
4.3.1 调查种类 60
4.3.2 记载方法 60
4.4 抽样方法 61
4.4.1 随机抽样方法 61
4.4.2 怎样做到随机 63
4.4.3 顺序抽样法或机械抽样法 64
4.4.4 几种方法的配合 65
4.5 抽样方式与内容 66
4.5.1 绝对法 66
4.5.2 相对法 67
4.6 如何合理的确定样本容量和抽样单位 72
4.6.1 理论n值的计算 72
4.6.2 合适的抽样单位 77
4.7 小结 80
第五章 序贯抽样 85
5.1 特点 85
5.2 条件 85
5.3 方案表与方案图的制作 85
5.3.1 属于泊松分布型的平行线公式 86
5.3.2 属于负二项分布型的平行线公式 88
5.3.3 属于正二项分布型的平行线公式 89
5.4 序贯抽样的使用范围 91
5.5 序贯抽样平均抽样数的确定 91
5.5.1 正二项分布型平均抽样数E(n)的计算公式 93
5.5.2 负二项分布型平均抽样数E(n)的计算公式 93
5.5.3 泊松分布型平均抽样数E(n)的计算公式 94
5.6 Iwao与Kuno序贯抽样 95
5.6.1 Iwao序贯抽样法的应用 95
5.6.2 Kuno序贯抽样的应用 98
第六章 经济损害允许水平与经济阈限 102
6.1 EIL与ET 102
6.2 EIL的类型 102
6.2.1 经验阈限 102
6.2.2 初级阈限 102
6.2.3 综合阈限 102
6.2.4 非阈限性 102
6.3 EIL与ET的关系 103
6.4 作物的产量与损失 103
6.5 EIL的测算 104
6.5.1 利用自然种群进行观察 104
6.5.2 利用人为方法改变自然种群 105
6.5.3 人为地增加虫量 105
6.5.4 人工损害模拟 105
6.6 静态与动态 110
第七章 样本平均值的精密度 116
7.1 平均值的标准误 116
7.2 平均数的置信限 116
7.2.1 具大样本的正态逼近 117
7.2.2 呈随机分布(泊松级数)的小样本(n<30) 118
7.2.3 来自正二项分布的小样本(n<30) 119
7.2.4 来自聚集分布的小样本(n<30) 120
7.3 小结 124
第八章 样本之间的比较 125
8.1 参数测验 125
8.1.1 用于正态分布和大样本(n>50)的方法 126
8.1.2 来自泊松级数的样本(随机分布) 131
8.1.3 来自聚集分布的小样本(n<50) 132
8.2 非参数方法 137
8.3 小结 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