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金融脆弱性理论  银行不良贷款生成的监管机制与动态路径
  • 作 者:曾诗鸿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04950376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1导言:若干概念与选题意义 1

1.1若干基本概念 1

1.2研究金融体系脆弱性的紧迫性 4

1.2.1国际背景 4

1.2.2国内背景 8

1.3研究金融体系脆弱性和银行不良贷款的意义 9

1.3.1研究金融体系脆弱性的意义 9

1.3.2研究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动态路径的意义 10

1.4本章小结 12

2金融体系脆弱性理论与银行不良贷款的研究进展 13

2.1国外有关金融脆弱性与银行不良贷款的研究状况简述 13

2.2国内有关金融脆弱性与不良贷款的研究状况 20

2.2.1国内有关金融脆弱性的研究状况 20

2.2.2国内有关不良贷款的研究状况 23

2.3金融脆弱性理论与不良贷款的关系和现有文献的不足之处 26

2.3.1金融脆弱性理论与不良贷款的关系 26

2.3.2现有文献的不足之处 27

2.4本章小结 28

3银行不良贷款产生的监管机制 30

3.1国有商业银行与金融监管部门关于不良贷款的行为分析 31

3.1.1研究金融监管部门和国有商业银行经理行为的必要性 31

3.1.2建立金融监管部门与商业银行信贷部经理博弈的特殊模型 32

3.1.3金融监管部门与商业银行信贷部经理博弈一般模型的建立及分析 39

3.1.4小结 61

3.2从商业银行经理与企业经理的行为来分析不良贷款的产生 63

3.2.1研究直接发生借贷关系的商业银行经理与企业经理的行为的必要性 63

3.2.2建立商业银行信贷部经理与企业经理博弈的特殊模型 63

3.2.3商业银行信贷部经理与企业经理博弈的一般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72

3.2.4小结 102

3.3本章小结 103

4建立最优银行不良贷款率动态路径模型及其意义分析 104

4.1建立最优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动态模型 105

4.1.1效用函数与假设 105

4.1.2建立最优银行不良贷款率动态模型 110

4.2分析参变量的变化对动态路径的影响与政策意义 116

4.2.1首先分析参变量对N、λN空间相图的影响 116

4.2.2分析参变量对N、L空间相图的影响 123

4.3从银行不良贷款率动态模型推导出的结论 130

4.3.1N、t空间的时间路径 130

4.3.2N、L空间的均衡点变化 132

4.4本章小结 132

5银行不良贷款率动态模型的应用——解释与预测中国和日本的金融体系的脆弱性 133

5.1中国的银行具有高不良贷款比例的严重性事实与隐蔽性事实 133

5.1.1中国的银行具有高不良贷款比例的严重性事实 133

5.1.2中国的银行具有高不良贷款比例的隐蔽性事实 134

5.2利用银行不良贷款率动态模型解释与预测中国金融体系的脆弱性 138

5.2.1中国银行体系脆弱度的测定 138

5.2.2利用银行不良贷款率动态模型的分析结果解释中国金融体系的脆弱性 139

5.2.3利用银行不良贷款率动态模型预测中国金融体系的脆弱性 142

5.3利用银行不良贷款率动态模型解释与预测日本金融体系的脆弱性 145

5.3.1日本银行机构在20世纪80年代的扩张与具有高不良贷款比例的事实 145

5.3.2利用银行不良贷款率动态模型解释日本金融体系的脆弱性 147

5.3.3利用银行不良贷款率动态模型预测日本金融体系的脆弱性 152

5.4本章小结 155

6总结与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156

6.1本书与其他文献的不同之处 156

6.2本书的学术贡献、政策建议与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158

6.2.1本书的学术贡献 158

6.2.2政策建议 160

6.2.3不足之处与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161

6.3本章小结 161

附录 162

参考文献 181

后记 196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