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魏延秋著
- 出 版 社: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802372177
- 标注页数:237 页
- PDF页数:243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43 ≥237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论 1
一、军事文化建设——抗日根据地研究的一个崭新视角 1
二、研究方法及基本思路 12
第一章 抗日根据地军事文化建设的特定时空 18
一、抗日战争与文化思潮 18
(一)从“世界化”到“中国化” 19
(二)民主与专制的较量 24
(三)救亡与启蒙的论争 30
二、抗日战争与国人精神 34
(一)爱国主义精神 35
(二)民族团结精神 39
(三)以延安精神为主体的时代精神 41
三、抗日根据地军事文化建设的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 45
(一)马克思主义军事文化奠定的坚实基础 45
(二)苏区革命文化实践积累的丰富经验 49
(三)中国传统军事文化提供的有益借鉴 57
第二章 抗日根据地军事文化建设的理论体系 64
一、人民战争思想的创新和完善 64
(一)持久战理论统揽抗战全局 65
(二)游击战理论登上战略殿堂 75
(三)根据地建设理论独树一帜 83
二、人民军队制度的建设和发展 89
(一)政治工作制度走向成熟 90
(二)军事民主管理制度成为典范 96
(三)军事法律体系初具规模 100
(四)人民武装体制日益完善 111
三、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成功运用 114
(一)我军主力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 115
(二)敌后游击战中的思想政治工作 128
(三)对敌伪军的思想政治工作 134
四、军事文艺的蓬勃开展 140
(一)大时代的宠儿——报告文学 141
(二)民族心声的呐喊——诗歌 149
(三)新天地的新创作——小说 154
(四)战争催生下群体精神的独特呈现——戏剧 157
(五)抗战声浪中弹拨的主题变奏——艺术创作 163
五、军事教育的普遍实施 168
(一)八路军、新四军和游击队的部队教育 169
(二)八路军、新四军的军校教育 176
第三章 抗日根据地军事文化建设的主要特征 187
一、以反帝反封建为目标的农民革命文化 187
(一)抗日根据地军事文化建设的主体阶级 187
(二)抗日根据地军事文化建设的根本原则 192
二、立足现实、讲求速效的革命功利主义文化 195
(一)抗日根据地军事文化建设的政治效用 195
(二)抗日根据地军事文化建设的战时形态 199
(三)抗日根据地军事文化建设的功利评析 204
三、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新民主主义文化 207
(一)倡导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相结合 207
(二)充分肯定革命知识分子的杰出贡献 211
结论 215
主要参考文献 220
后记 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