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刘仁文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811393538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10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丛书主编序言 1
鸣谢 1
引言 1
尝试定义恢复性司法 2
分析框架 6
本书结构 12
注释 13
第一章 被害人、被害与被害人学 1
有助于被害人“能见度”提高的因素 2
被害人:身份和属性 6
被害及其效应 15
被害人对被害的回应 22
被害人学及其类型 25
概要 30
注释 31
延伸阅读 38
第二章 以被害人为中心的决策:“福利路径” 39
福利模式 41
刑事损害补偿方案 41
被害人援助 49
结论 61
注释 62
延伸阅读 67
第三章 被害人与刑事司法制度 69
被“剥夺权利时代”无视的被害人 70
以被害人为中心的政策措施 73
赋予被害人权利:传统刑事司法路径 77
盘点:在传统刑事司法框架内纳入被害人的意见 95
注释 98
延伸阅读 107
第四章 恢复性司法及其对被害人的意义 109
恢复性司法运动的知识根基 111
被害人和刑事司法制度的政策含义 123
恢复性司法路径的类型 125
结论 148
注释 149
延伸阅读 158
第五章 以被害人的视角评估恢复性司法:经验证据 159
恢复性司法与被害人:研究成果概述 161
结论 187
注释 190
延伸阅读 197
第六章 全面评价恢复性司法 199
承认恢复性司法的局限性 200
从“理想被害人”模式评价恢复性司法 205
达到最佳平衡抑或缺乏相互制衡 219
概要和最后评论 230
注释 233
延伸阅读 242
词汇表 243
参考文献 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