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方欣欣著
- 出 版 社: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562237341
- 标注页数:418 页
- PDF页数:434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34 ≥418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序&邢福义 1
内容提要 1
ABSTRACT 1
导论 语言接触三段两合论概述 1
第一节 语言接触与词语借用 1
一、语言接触问题 1
二、语言接触带来的词语借用问题 5
三、语言接触与词语借用研究方法 7
第二节 外来词与外出词 8
一、外来词 9
二、外出词 16
第三节 关于语言接触三段两合论 19
第一章 研究述评 31
第一节 借用理论研究述评 31
一、Bloomfield对“借用”的描述 32
二、Haugen对借词类型学的贡献 34
三、Weinreich对语言接触研究的经典论述 43
四、Haugen对双语研究方法论的探索 53
五、Cannon对汉语外出词的考证 57
六、Zuckermann对借词理据的探讨 68
第二节 汉语外来词研究概述 78
一、借用问题国内外研究之差异 78
二、罗常培对借词的社会学与人类学观察 81
三、高名凯对借词的普通语言学观察 83
四、近十年对外来词的代表性研究 89
第二章 语言接触三阶段 95
第一节 接触阶段 95
一、中国文化与欧美文化接触 99
二、中国文化与亚洲文化接触 113
第二节 接纳阶段 122
一、译音式接纳与译意式接纳 125
二、借史式接纳与借形式接纳 133
三、附类式接纳与附理式接纳 145
四、创形式接纳与译形式接纳 152
五、移译式接纳与移注式接纳 154
第三节 接续阶段 163
一、接续阶段词语模的连锁反应能力 163
二、接续阶段话语传承的灵活多变性 192
第三章 语言接触两交合一——交接 206
第一节 关于语言接触两交合 206
一、语言接触两交合一——交接 207
二、语言接触两交合二——交融 210
第二节 显性交接 216
一、引入类交接 222
二、替换类交接 234
第三节 潜性交接 243
第四章 语言接触两交合二——交融 248
第一节 由表察里确定词语交合的充要条件 248
一、外来词界定标准 248
二、由表察里确定词语交合的充要条件 254
第二节 由里究表确定词语交融的评判视角 265
一、语音文字交融的类转化与最小倾向——语音文字交融特征三论 265
二、词法词义交融的不对称与特殊赋格 272
三、语序语类交融的渗透性与凸显特征 282
四、词语交融的评判视角 302
第三节 语值验察定根性 304
一、词语借用速度与效度五个等级 305
二、由语言接触看独用语六大特征 308
三、独用语应用速效性与非定根性 320
第五章 结语 324
第一节 “三段两合”论的提出 324
第二节 “三段两合”论的论证 326
一、总体脉络 326
二、几点尝试 330
第三节 方法论上的思考 332
第四节 后续研究 333
附录一 数据挖掘理论在词汇类型学研究中的运用 335
附录二 对借词交融演变轨迹的考察与分析 352
附录三 听力课引入外来词教学培养留学生语感的实验报告 368
参考文献 383
后记 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