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三门峡水库淤积与潼关高程
  • 作 者:胡春宏,陈建国,郭庆超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030225450
  • 标注页数:244 页
  • PDF页数:253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53 ≥24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1章 绪论 1

1.1 三门峡水库概况 2

1.2 三门峡水库的修建和改建及其经历的运用方式和产生的问题 4

1.2.1 三门峡水库的修建和改建 4

1.2.2 三门峡水库经历的运用方式和产生的问题 7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成果 8

1.3.1 研究内容 8

1.3.2 研究成果 9

参考文献 9

第2章 渭河下游水沙过程变化与河道演变 11

2.1 渭河下游与泾河来水来沙过程 12

2.1.1 渭河下游河道概况 12

2.1.2 渭河下游来水来沙过程变化 15

2.1.3 近20年渭河下游来水来沙过程变化特征 21

2.2 三门峡水库修建前渭河下游的河道演变 24

2.3 三门峡水库修建后渭河下游的河道演变 24

2.3.1 渭河下游河道淤积量变化过程 24

2.3.2 近20年来渭河下游河道淤积的特征 27

2.3.3 渭河下游河道淤积原因分析 32

2.3.4 高含沙水流的输沙特性 33

参考文献 38

第3章 三门峡水库淤积过程与潼关高程变化 39

3.1 小北干流来水来沙过程 40

3.1.1 小北干流来水来沙量的年际变化 40

3.1.2 小北干流来水来沙量的年内分配 44

3.1.3 小北干流流量的变幅 45

3.1.4 小北干流各流量级和各含沙量级出现几率的变化 46

3.1.5 小北干流悬移质级配的变化 48

3.1.6 小北干流支流来水来沙情况 49

3.2 三门峡水库运用方式与淤积过程 51

3.2.1 三门峡水库运用方式 51

3.2.2 三门峡水库淤积过程 56

3.3 三门峡水库修建前潼关高程的变化 59

3.3.1 历史时期潼关高程变化 59

3.3.2 建库前期潼关高程变化 60

3.4 三门峡水库修建后潼关高程变化及其成因 61

3.4.1 建库后潼关高程的变化过程 61

3.4.2 潼关高程上升对其上游河道的影响 63

3.4.3 建库后潼关高程成因分析 64

参考文献 72

第4章 三门峡水库与渭河下游河道演变模拟技术 74

4.1 泥沙数学模型 75

4.1.1 泥沙数学模型计算方法 75

4.1.2 三门峡库区与渭河下游河道挟沙能力 79

4.1.3 泥沙数学模型率定与验证 82

4.2 全动床实体模型 90

4.2.1 渭河下游河道实体模型设计 90

4.2.2 实体模型验证试验 112

参考文献 123

第5章 三门峡水库运用方式与降低潼关高程 125

5.1 三门峡水库不同运用方案设计 126

5.1.1 水沙系列确定 126

5.1.2 水库运用条件 132

5.1.3 计算的初始条件 133

5.2 三门峡水库不同运用方案对降低潼关高程的作用 134

5.2.1 三门峡水库不同运用方案时计算的潼关高程变化过程 134

5.2.2 三门峡水库不同运用方式对潼关高程的影响 142

5.2.3 三门峡水库来水来沙条件对潼关高程的影响 144

5.2.4 三门峡水库不同运用方案时计算的三门峡库区冲淤量 144

5.3 降低潼关高程的途径 150

5.3.1 降低潼关高程的途径与预期目标 150

5.3.2 综合措施对降低潼关高程的作用 152

5.3.3 潼关高程的稳定降低 153

5.4 三门峡水库运用方式的调整方案 155

参考文献 158

第6章 潼关高程变化对渭河下游的影响 159

6.1 实体模型试验方案 160

6.1.1 实体模型试验水沙系列及其特征 160

6.1.2 实体模型试验条件与试验方案 162

6.2 不同潼关高程对渭河下游影响的实体模型试验成果 163

6.2.1 水沙系列1的实体模型试验成果 163

6.2.2 水沙系列2的实体模型试验成果 171

6.2.3 实体模型试验成果综合分析 178

6.3 汇流区整治对潼关高程及渭河下游的影响 180

6.3.1 汇流区实体模型试验水沙系列特征 180

6.3.2 汇流区实体模型试验条件 181

6.3.3 汇流区整治方案与试验方案 182

6.3.4 汇流区不同整治方案实体模型试验成果分析 185

参考文献 195

第7章 东庄水库与“引江济渭”工程对渭河下游的作用 196

7.1 东庄水库修建对渭河下游的作用 197

7.1.1 东庄水库概况 197

7.1.2 计算方案及计算条件 198

7.1.3 计算水沙系列特征 199

7.1.4 东庄水库30亿m3库容、不放淤用淤运用对渭河下游河道的作用 206

7.1.5 东庄水库30亿m3库容、放淤用淤运用对渭河下游河道的作用 215

7.1.6 东庄水库26亿m3库容运用对渭河下游河道的作用 221

7.2 “引江济渭”工程对渭河下游的影响 228

7.2.1 “引江济渭”工程概况 228

7.2.2 “引江济渭”工程设想方案 229

7.2.3 “引江济渭”工程不同引水规模对渭河下游河道的作用 230

7.2.4 “引江济渭”工程有关技术问题的探讨 236

参考文献 238

第8章 主要结论与建议 240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