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伤寒论选读pdf电子书下载 > 医药卫生
伤寒论选读
  • 作 者:陈宝田主编
  • 出 版 社:第一军医大学训练部
  • 出版年份:1980
  • ISBN:
  • 标注页数:83 页
  • PDF页数:88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6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88 ≥83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概论 1

一、《伤寒论》的一般介绍 1

二、《伤寒论》的学术源源及成就 1

三、伤寒的涵义 2

四、《伤寒论》六经辩证的概念 2

五、六经病证的治则 4

第一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5

第一节 太阳病提纲 6

第二节 太阳经证 6

一、太阳中风(表虚)证 6

(一) 风寒表虚证 6

(二) 风寒表虚兼证 8

二、太阳伤寒(表实)证 10

(一) 风寒表实证 10

(二) 风寒表实兼证 12

三、温病 16

第三节 太阳腑证 16

一、蓄水证 16

二、蓄血证 17

第四节 太阳病的传变 19

第五节 太阳病变证 20

一、变证治则 20

三、邪热下利证 21

二、邪热壅肺证 21

四、心阳虚证 22

(一) 心阳虚心悸证 22

(二) 心阳虚烦躁证 23

五、心阴心阳两虚证 23

六、脾胃阳虚证 24

(一)脾虚水停证 24

(二)脾虚气滞腹胀证 25

七、结胸证 25

(一)大结胸证 25

(一)热痞 27

八、痞证 27

(二)小结胸证 27

(二)热痞兼表阳虚 28

(三)脾胃不和,寒热错杂致痞 29

九、胃中不和,噫气不除证 31

第六节 辨表里治法的先后缓急 32

第二章 阳明病脉证并治 34

第一节 阳明病提纲 34

第二节 辨阳明病的病因病机 35

第三节 阳明经证 36

一、 胃热及胃热津伤证 36

二、 胃热伤津气逆证 38

一、燥实证 39

第四节 阳明腑证 39

二、痞满证 40

三、痞满燥实证 42

四、脾约证 45

第五节 湿热发黄 46

一、湿热兼里发黄 46

二、湿热兼表发黄 47

第三章 少阳病脉证并治 48

第一节 少阳病提纲 48

第二节 少阳病证 48

一、少阳主证 49

(一) 兼太阳证 52

二、少阳兼证 52

(二) 兼阳明证 53

(三) 兼下利证 54

(四) 兼烦惊谵语证 55

第四章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57

第一节 太阴病提纲 57

第二节 太阴虚寒证 58

第三节 太阴兼太阳证 59

第四节 寒湿发黄 60

第五节 太阴病辩证 60

一、辨腹痛证(太阴、阳明) 60

二、辨太阴转属阳明及阳复自愈证 61

第一节 少阴病提纲 63

第五章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63

一、阳衰阴盛证 64

第二节 少阴寒化证 64

二、阴盛格阳证 66

三、阳虚身痛证 68

四、阳虚水泛证 68

第三节 少阴热化证 70

一、阴虚水旺证 70

二、阴虚水热互结 70

第四节 少阴病兼证 71

一、兼太阳证 71

二、兼阳明证 72

第一节 厥阴病提纲 74

第六章 厥阴病脉证并治 74

第二节 寒热错杂证 75

一、蛔厥证 75

二、寒格吐利证 77

第三节 寒证 77

一、寒逆干呕头痛证 77

二、血虚寒厥证 78

第四节 厥阴热利 79

第五节 气郁证 80

第六节 辨厥热胜复证 81

附:方剂索引 82

购买PDF格式(6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