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王耀华著
- 出 版 社: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1
- ISBN:780534423X
- 标注页数:268 页
- PDF页数:275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75 ≥268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节 日本冲绳及其音乐 1
一、冲绳概况 1
(一)自然 1
第一章 日本冲绳及其三线音乐 1
(二)历史 4
(三)文化 6
二、冲绳音乐述要 7
(一)祭祀音乐 7
(二)民俗音乐 11
(三)古典音乐 40
第二节 冲绳人之三线爱好及其原因探寻 42
一、冲绳人之三线爱好 42
(一)祭祀(祝女)音乐时期与礼仪(士族男子)音乐时期 44
二、冲绳人三线爱好之原因探寻 44
(二)三弦乐器与士族男子音乐 48
(三)三弦与道教信仰 49
(四)宫廷提倡与士族修养 52
一、指符、定弦法之音高 52
三、简短的结语 54
第二章 冲绳三线之源流 55
第一节 冲绳三线源流资料考辨 55
一、册封使录中的三线资料 55
二、《球阳》、《琉球国由来记》中的三线资料 62
三、笔记、日记中的三线资料 64
四、上江户史料中的三线资料 77
(一)三弦初传冲绳时间诸说 88
一、三弦初传期 88
第二节 冲绳三线历史初探 88
(二)三弦初传冲绳年代的考察 90
(三)琉歌的形成 93
二、展开期 95
三、隆盛期 98
四、转换期 102
五、再盛期 104
第三章 冲绳三线的制作与形制 112
第一节 冲绳三线制作发展阶段 112
一、中国三弦仿造期 112
二、冲绳三线探索期 114
三、冲绳三线成熟期 120
五、冲绳三线整理期 124
四、冲绳三线转换期 124
第二节 冲绳三线的“型” 126
一、冲绳三线的基本形制 126
二、冲绳三线的“型” 129
(一)南风原型 129
(二)知念大工型 130
(三)久场春殿型 131
(四)久叶之骨型 132
(五)真壁型 133
(六)平仲知念型 134
(七)与那城型 135
三、型的意义 138
一、工工四之酝酿 140
第四章 冲绳三线记谱法 140
第一节 工工四谱沿革 140
(一)中国工尺谱的使用 141
(二)闻觉等人对工工四乐谱的探索 143
二、工工四之初创 143
三、工工四之完成 146
四、工工四之发展 149
第二节 工工四记谱法概说 152
二、棋盘格区划与音值 154
三、强弱拍与拍子 156
四、以人脉表示速度 156
五、演奏、手法记号 159
一、昔节 165
第五章 冲绳三线音乐的系谱 165
第一节 冲绳三线音乐的时代系谱 165
(一)昔节 167
(二)大昔节 170
(三)艺术特色 174
二、端节 181
(一)关于琉歌曲目的命名法 181
(二)琉歌曲调来源 183
(三)《仲风节》与二扬调子 184
(四)端节的艺术特征 186
三、杂节 189
(一)口说 189
(二)各地民歌 192
(三)草弹曲 193
第二节 冲绳三线音乐的流派系谱 194
一、湛水流 194
(一)音乐家 194
(二)湛水流的艺术特色 197
二、闻觉流 204
(一)闻觉流音乐家 204
(二)闻觉流的艺术特色 206
三、当流 206
(一)当流音乐家 206
(一)安富祖流音乐家 209
四、安富祖流与野村流 209
(二)当流的艺术特色 209
(二)野村流音乐家 211
(三)安富祖流与野村流艺术特色之比较 212
第三节 冲绳三线音乐的地域系谱 220
一、冲绳群岛 220
二、官古群岛 223
三、八重山群岛 229
第六章 冲绳三线音乐型态特征综述 241
第一节 音阶 241
第二节 节拍 节奏 245
第三节 曲式结构 248
附:冲绳三线音乐史年表 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