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史笔与文心-文史通义
  • 作 者:符国栋主编;王柏,杨伟祯,陈铙责任编辑
  • 出 版 社:海口:三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2
  • ISBN:7805648735
  • 标注页数:344 页
  • PDF页数:377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1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77 ≥34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文史通义简介 1

绪言 3

一、章学诚的遭遇 3

二、章氏遗书 5

三、文史通义 6

四、章实斋年谱 7

文物選粹 9

五、钱穆、罗炳绵、余英时 9

六、董金裕、罗思美 10

七、本书要旨 11

八、克服困难的精神 12

九、文辞清洁剂 13

十、寻根 16

原著者简介 17

十一、扩大为学领域 17

编撰者简介 18

十二、互著、别裁、索引 18

致读者书 19

十三、予多于取 20

十四、爱憎和褒贬 21

一、小传 22

第一节 章学诚的生平 22

第一章 穷困的一生 22

第二节 贫困交迫 29

一、病和死 30

二、意外的打击 31

三、生之者寡、食之者众 32

四、不合时宜 33

五、困学有成 38

六、不朽的著作 42

七、不平凡的学识 46

八、怀才不遇 49

第二章 论经说史 55

第一节 六经皆史 56

第二节 群经大义 59

一、易教 60

二、书教 62

三、诗教 64

四、礼教 67

五、综述 69

第三节 通古今之变 69

第四节 史料和著作 77

第五节 慎辨天人之际 82

第三章 文学 87

笫一节 文、文辞、文学 87

第二节 文辞是天下的公器 88

第三节 文辞的作者和真伪 98

第四节 援引和改易前人文字 101

第五节 文辞和志识 103

第六节 对各家文辞的评论 106

一、韩愈、附皇甫湜 106

二、欧阳修 108

三、归有光、附唐顺之 110

四、汪琬 112

五、方苞 115

第七节 诸子衰微而文集兴起 116

第八节 论抒情文学 119

第九节 如何学做古文 125

第十节 怎样的古文才算好 127

第四章 怎样写好地方史 131

第一节 方志是地方史 132

第二节 设立专门机构 134

第三节 修方志的十种方法 137

第四节 方志的结构 144

第五节 方志的范例 148

第六节 前人所修方志的批评 156

结语 166

第五章 搜集资料的方法 168

第一节 采辑亡佚的史料 169

第二节 经部中的史料 172

第三节 子部中的史料 173

第四节 文集中的史料 180

第五节 史部中数量特多的资料 182

一、方志 182

二、族谱 187

第六节 史料中的序论题跋 191

第七节 馀论 194

第六章 整理资料的方法 197

第一节 互著 198

一、章学城的互著说 199

二、七略无互著之例 200

三、从刘向校雠的义例看互著 202

四、文献不足难有正确结论 207

五、互著的功用 207

六、互著的实用性 210

第二节 别裁 214

一、章学诚的别裁说 214

二、七略汉志无别裁之例 218

三、从刘向校书方法论别裁 219

四、别裁法的利用 222

五、别裁和类书索引 225

第三节 索引 228

一、章学诚编索引的理论 228

二、章学城编索引的?务 232

三、三史同姓名录等 234

一、辨嫌名 236

第四节 编目法 236

二、宜剪裁 238

三、精考异 240

四、详板本 241

第五节 馀论 244

第七章 章学诚的影响 246

第一节 章学诚所受的影响 248

一、汉书艺文志 250

二、刘知几 251

三、郑樵 253

四、王守仁 254

五、戴震 255

第二节 章学诚对后代的影响 257

一、学术思想 257

二、材料的搜集和整理 260

三、为人 262

第一节 张尔田 263

第八章 后人对章学诚的批评 263

第二节 钱穆 268

第三节 李慈铭 271

第四节 余嘉锡 273

原典精选 281

易教上 283

原道上 289

原道中 298

原道下 306

原学上 313

原学中 316

浙东学术 321

辨似 326

史释 334

天喻 341

购买PDF格式(11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