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胡福明主编;邹农俭等撰稿
- 出 版 社: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4
- ISBN:7212011746
- 标注页数:552 页
- PDF页数:559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559 ≥552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目录 1
绪论 1
一 现代化面面观 2
二 现代化的特征 23
三 现代化的阶段划分 33
上编 中国现代化的艰辛探索 42
第一章 传统的极限 42
一 从“陷阱说”和“萌芽说”谈起 42
二 “资本主义”与现代化 48
三 传统社会晚期的经济与技术 50
四 文化模式与现代化 53
第二章 中国现代化的挑战阶段(1840—1894) 61
一 文化主义的传统秩序 62
二 文化主义的退却 73
三 防御型现代化模式的探索 84
四 寻求现代化的先决条件 100
第三章 中国现代化的准备阶段(1895—1949) 114
一 民族主义的初步兴起 114
二 传统政治结构的崩溃 132
三 政治的衰败 154
四 现代民族国家的肇建 171
中编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184
第四章 工业化和经济现代化(上) 184
一 经济现代化的初始阶段与发展特征 184
二 从增长到发展:经济现代化的前提与起飞过程 189
三 经济结构的现代化 201
四 国民经济体系的现代化 212
五 经济调控体制的现代化 225
第五章 工业化与经济现代化(下) 231
一 工业化的过程与基本格局 231
二 工业结构与行业体系的演变 239
三 工业组织结构的发展变革 246
四 乡镇工业崛起与农村工业化 253
五 工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及走向 261
第六章 城市化与城乡关系 270
一 城市化的动力和目标 270
二 古代城市与城乡关系 276
三 近代的城市化运动 282
四 城市化的曲折演进 285
五 新型城乡关系的形成 297
第七章 社会结构的演变 322
一 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论 323
二 阶级关系的历史性变化 334
三 社会阶层分化与阶级、阶层结构 339
四 当代社会结构中的利益矛盾与调整 354
下编 政治、文化与人的全面发展 364
第八章 政治现代化 364
一 政治结构的演变 364
二 政治文化的演进 380
三 政治的合理化 399
第九章 文化现代化 404
一 传统的文化秩序 405
二 传统文化秩序的破坏与崩溃 414
三 传统与反传统:文化的分化 420
四 文化的政治化 427
五 文化的自主 447
第十章 人的现代化 464
一 人权保障与社会保障 464
二 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改善 480
三 城乡居民生活方式的历史演变 492
四 国民人口素质的提高 504
五 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演变 520
结语 530
附录:现代化与传统:从冲突到交融 534
——国外中国现代化研究概述 534
后记 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