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 者:张国刚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华书局
- 出版年份:1994
- ISBN:7101011551
- 标注页数:233 页
- PDF页数:242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42 ≥233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一 引言 1
二 传教士时代的德国汉学 10
(一)从汤若望到魏继晋 10
(二)从米勒到门泽尔 12
(三)从莱布尼兹到歌德 15
三 筚路蓝缕的先驱——十九世纪的德国汉学 20
(一)业余爱好者的汉学 21
(二)东方学中的汉学 23
(三)学术性的汉学 26
四 世纪之交的转折——德国汉学学科的建立 30
(一)柏林东方语言研究所 30
(二)来自各方的呼唤 32
(三)汉学学科的建立 35
五 卫礼贤和法兰克福“中国学社” 40
(一)悠游于中国学者之间 40
(二)法兰克福“中国学社” 42
(三)鞠躬尽瘁译介儒家经典 45
六 外交官出身的汉学家——福兰阁和佛尔克 49
(一)福兰阁的中国通史研究 50
(二)佛尔克的中国哲学史研究 53
七 土生土长的“莱比锡学派”——孔拉迪及其弟子们 56
(一)孔拉迪和莱比锡学派 57
(二)出身莱比锡的孔门弟子 59
八 大墙外的汉学家——查赫与库恩 65
(一)查赫的中国古典诗文翻译 65
(二)库恩的中国古典小说翻译 67
九 从柏林到北京——西来取经与东行求法 72
(一)海尼士和柏林的中国学 73
(二)西行“取经”的中国学者 75
(三)留学北京的德国汉学家 78
十 战后的残局与汉学的重建 82
(一)战后的残破局面 82
(二)人才的严重流失 84
(三)汉学的恢复和重建 86
十一 从“三分天下”到“诸侯称霸”——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德国汉学 91
(一)傅吾康的明清史与近代史研究 91
(二)福赫伯的中国中古史研究 94
(三)艾克斯以来的东德汉学研究 96
(四)福克斯、海西西的满清、蒙元研究 100
(五)霍福民、艾士宏的文史研究 103
(六)葛林、德博和鲍吾刚的文史哲研究 105
十二 “中国热”时代的汉学 112
(一)“中国热”的几点特征 112
(二)八十年代以来的几个研究热点 116
(三)八十年代以来的研究成果与未来研究趋势 122
十三 今日大学的汉学系 127
(一)汉学系的一般情况 127
(二)奥地利的汉学系和汉学研究 131
(三)瑞士的汉学系和汉学研究 133
附录 136
1.德语国家中国学家小传 136
2.德语国家的大学汉学系简介 195
3.德国汉学研究丛书简介 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