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吴忠良等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地震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4
- ISBN:7502811478
- 标注页数:140 页
- PDF页数:146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46 ≥140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核爆炸与核爆炸地震学 1
附录Ⅲ 震源性质的几何表示 105
附录Ⅳ 1975-1991年部分核试验目录 112
三 作为一种震源的地下核爆炸 12
附录Ⅴ 主要名词术语 130
参考文献 134
后记 137
英文目录 139
四 震源表示定理 15
一 地震矩张量的弹性动力学问题 19
第三章 一般地震震源的定量描述:地震矩张量 19
二 几类典型震源的地震矩张量 23
三 地震矩张量的张量几何学问题 27
四 地震矩张量反演 30
第四章 等效震源的地震学性质 35
一 核爆炸的等效震源的震源时间函数 35
二 弹性半径上的压力 40
三 非球对称分量 44
四 核爆炸当量的估计 45
一 引言 47
第五章 核爆炸事件的地震图分析 47
二 不同震中距离的核爆炸记录 52
一 引言 6
第二章 地下核爆炸源的物理状况 6
一 引言 83
第六章 鉴别地下核试验的地震学方法 83
二 鉴别地下核试验的地震学判据 85
二 地下核爆炸初始阶段的非线性过程 9
三 逃避核查的技术手段 93
附录Ⅰ 数字地震记录的意义 95
附录Ⅱ 用于GSETT项目的台站分析软件——ARS简介 99